顯示具有 時間管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時間管理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10日 星期日

擁抱「小確辛」,找回生活意義

積木只要一次拚一點,就能組裝出夢想的樣貌。

繁忙的日常、微薄的薪水、龐大的壓力...你也曾對生活感到迷茫嗎?或者這正是你的現在進行式?

在充滿負面情緒的狀態下,我們每天都需要好多好多療癒,許多人會利用「小確幸」來緩解身心疲憊,利用「微小而確定的幸福」讓自己稍微喘息。

但這種被動獲得的一點點快樂只能暫時治標,無法解決內心深層的壓力與匱乏感...想要的生活總是遙不可及,那每天最精華時段都被迫上班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要怎麼解決這樣巨大的煩惱?靠一份更大的幸福來抵銷?

這篇短文給出不同的思維:或許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小確幸」,還需要一種「小確『辛』」— 微小而確定的「辛苦」。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告別瞎忙,提升生產力的三個習慣

上班時常常感覺一片混亂?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工作更井然有序?

現代生活節奏緊湊,尤其上班時常常像是一場戰鬥,需要繃緊神經應付四面八方而來的任務,很多時候總覺得時間不夠用。

雖然科技進步帶來各種讓工作加速的生產力工具,但很多時候我們反而更忙了,甚至被通訊軟體、遠端連線程式搞到隨時都得工作,沒有下班時間。

冷蛋的正職是工程師,上班時會接觸一大堆走在時代前端的高效工具,但工作仍然會碰上卡關時刻,問題在哪呢?

原來不只工具要升級,自己的工作習慣也有需要升級的地方,這幾年我也不斷摸索嘗試。

這篇文章就分享三個簡單但重要的習慣,希望能幫助一些朋友工作時更順利。

2025年6月8日 星期日

好想放暑假?三種特休策略幫你過出生活風格

如果能自由請假,你想放長假出去玩,或者在家好好休息?

今年端午連假剛過,對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上班族而言,這代表從現在開始「連續 4 個月沒有國定假日」,每週就是照班表操課上好上滿。

有些人的工作型態不同,可能是變形工時、彈性兼職、自由業等;或許也有部份朋友其實挺喜歡穩定的班表,不用煩惱工作以外的交際與家務事。

但應該也有不少朋友跟我一樣,看著幾個月只有週休的連續班表,偶爾會有「好羨慕學生有暑假啊!」的心情,想要放個假調整生活節奏。

幸好大部份上班族通常也有可用的年假,只是數量有限,有時也得看公司的狀況決定請假日,因此如何規劃個人年假就值得思考了。

這篇文章就輕鬆分享三個運用年假的策略,內容簡單,卻是幫助我們更能掌控生活的小訣竅,歡迎與我一起找出適合自己的休假模式。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當理想碰上現實!這幾招幫我繼續旅程

現實路況總是卡卡,但還是有辦法邁出步伐的。

有時候會在心中產生一幅藍圖、一些願景,想要在生活中達成「理想」目標。例如早點起床利用晨間時光、下班後學點有興趣的技能、週末好好完成之前想做的事。

然後呢?工作被排滿,臨時出現的專案,甚至下班的社交邀約,使得原本計畫好的行程卡關,同時加深身心疲憊。「現實」總像是無情的冷水,將難得燃起的一點熱情就這樣澆熄。

這樣的情境你也很熟悉嗎?冷蛋上週分享了年中的路況健檢,想著透過這樣的分享,幫助有需要的朋友校準目標,再次踏上旅程。

結果不到一週,自己碰上了卡關狀態:這幾天公司忙,週末又臨時需要加班,沒時間寫文章,我想持續分享的理想就這樣出現危機。

上一篇的思考與行動指南都是假的,現實一次次阻礙路況才是真的,讓人想要放棄。

但沒關係,這篇文章正好透過我的真實經驗,分享幾個繼續朝理想接近的實際行動方案!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今年過了三分之一!如何為卡關的現狀找到新方向?

長途旅程不太可能直達,適時檢視路況能幫我們走得更遠。

時間來到五月,一轉眼今年就過了三分之一。

每年初總有不少「今年的目標、新希望」,但能達成的人似乎不多。前陣子才看到報導說「多數美國人在四個月內放棄」,甚至更多研究顯示「八成的人只能堅持一個月」,我想台灣人也不例外。

往好處想,這表示大部份人都一樣虎頭蛇尾,這個蛇年我們也不孤單 (笑)。

但目標停滯、甚至生活卡關的狀態終歸不好受,難道只能任由自己又一次失去掌控感,或者有辦法做點什麼改變現狀?

這正是這篇文章準時出現的原因!一年的三分之一不是審判日,而是提醒自己調整一下再出發的好時機,就讓冷蛋的閒聊陪你一起重啟導航系統,朝想要的目標繼續前進。

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晚間總提不起勁?還有 3 個你可能沒想過的關鍵時段

工作生活難以平衡?想找回生活感或許有更積極的策略。

並非每個人都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在工作中如魚得水充滿成就感。對過渡期間的大部份人而言,白天上班只是混口飯吃,晚上才有一點自己的生活。

偏偏晚間時段通常短暫、破碎,而且身心都處於較疲憊的狀態,很難好好利用。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分享了幾個晚間立即可用的策略「治標」,也在上一篇文章提到「從白天甚至前一天開始準備」的概念,希望透過良好的睡眠、通勤與午休時段「治本」,找回精力資源與掌控感。

其實還有更多可用的時段,是屬於稍微進階版的應用,推薦給想進一步掌控生活的朋友。建議先嘗試上一篇的 3 個黃金時段,接著再體驗更加全方位提升的威力。

這次,我們來聊聊進一步衍伸的 3 個關鍵時刻。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晚間總提不起勁?從 3 個你可能沒想過的關鍵時刻啟動

想好好生活,不一定要等到下班才開始行動。

許多人下班後心中渴望做點什麼來讓「工作與生活平衡」,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冷蛋出社會上班後也有過這種狀態,因此開始研究投資理財與時間管理相關議題,希望能改變生活。

上一篇《幫助自己善用平日晚間的 3 + 1 個策略》是這幾年學習與行動的經驗談,個人認為是可以立即實用的策略。

但我也是過來人,知道有時候下班後腦袋已經處於「啊啊啊不想動」的模式,要踏出第一步「開始」行動是最難的關鍵,最後還是決定「明天再說」,然後報復性滑手機就開始了。

其實,這就跟台灣人最愛的諧音梗一樣,有時「到了晚上才想善用晚間」已經 TAIWAN (太晚) 了!

但如果我告訴你,善用晚間時間的關鍵,不只發生在下班回家到睡前短短的幾小時呢?

這篇文章分享 3 個關鍵時刻,讓我們不分日夜都有機會幫生活無痛升級!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幫助自己善用平日晚間的 3 + 1 個策略

平日晚間時間不多,卻可能定義了我們的「生活」,該如何善用?

「白天起床以後,時間就不是自己的了!」這是你的平日寫照嗎?

身為學生必須上課一整天,出了社會時間也被老闆買走,必須工作賺取生活費,只有到了晚上回到家才能鬆一口氣,如果需要照顧家人,還得等到更晚才有一點自己的時間。

但問題是...好不容易開始的個人時間,常常不小心就不見了?

冷蛋之前記錄過自己的平日生活,很多上班族應該跟我差不多,平日晚間只有大約四個小時、或者更少的時間可以自由運用。

或許有些朋友是自由業、彈性工時,但對這種生活樣貌也不陌生,只是「屬於自己的時間」換了個位置,卻無法改變「自由時間很少」的現實。

要拿來玩樂放鬆、發展興趣,還是學習進修,做些有生產力的事都好,重點是不要讓珍貴的時間在無意識中蒸發。

因此這篇文章整理了 3 + 1 個策略,希望能幫助和我一樣的朋友,善用自由時段,創造有掌控感的生活。

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不用急著收心,而是覺察「心之所向」

剛開工收不了心?為什麼一定要收起來呢?

連假來到尾聲,又要準備回到原有崗位再次出發,大家假期都做了什麼呢?

農曆年假九天,算是在我們的勤奮文化中放假最久的極限了,同時也是團圓慶祝,感謝過去一年辛勞的最大節日,這樣的日子總會比較放任自己揮霍。

這種狀態下通常沒辦法「立刻切換」回到工作模式,而且連元宵節都還沒過不是嗎?總要花個一兩週才會調整好節奏,回到比較「規律認真」的狀態。

因此從小就聽到開學開工要想辦法「收心」的說法,新聞媒體與網路上也有很多人教大家「如何收心」,有一套既定的模式與許多小技巧。

這次趁著連假尾巴,冷蛋想換個想法挑戰看看「收心」這件事,歡迎還不想收心的朋友一起加入這場白日夢。

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新年新氣象,用三件小事為自己鋪路

過新年總讓人感覺有新的可能性,趁著連假讓可能性不再只是想像。

農曆新年快到了,今年表定是九天連假!大家計畫好要做什麼了嗎?

雖然表定九天假,我想也不是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大部份人傳統年節行程就會占了一半左右,也有一些族群連假中反而要上班。

剩下的個人時間,由於連假作息不太穩定,容易在沒有規劃中隨意消耗,常常到了倒數時刻,才覺得連假沒做什麼,更收不了心不想回去上班。

年假本來就不容易 100% 自主掌控,但總有些空檔可以利用,這篇文章就分享三件小事,推薦大家趁著新年的儀式感嘗試跨出一步,讓假期更充實。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2024 外出取材心得 — 忙碌出差經濟學

上班就是犧牲自由換取金錢?能不能達成雙贏局面?

前陣子冷蛋被外派出差,而且是在兩週內四處飛來飛去,行程相當緊湊,對我來說也是第一次的特別經驗。

這讓人親身感受到世界「很小」,早上從台灣出發,下午已經身在另一個國家;忙完回國沒兩天又立刻出發到地球另一端,日夜顛倒一面透過網路與外語處理各種事務,真的是地球村。

想起去年出遊回來分享了一篇心得,今年也該透過文字記錄一下自己的體驗。

這篇內容會專注於自己的發想,但就借用一下去年的標題來修改展開,分享一些思路。

2024年12月8日 星期日

不一定要每天盡力,而是疊代微小努力

凡事盡力而為?或許可以試著更有彈性一些。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看到一篇短文,內容指出「人不是機器」,會受外在環境、內在身心狀況、與各種交互影響,每天表現不可能一成不變。

現代社會追求生產力、高效率,有時甚至不把人當人看了,讓許多人身心俱疲,但我們不需要追求如同機器般的穩定表現,而是允許自己有波動,每天盡力就好。

短文內容簡單且溫暖,短期內受到許多肯定及轉貼。

看到文章之後,心中有了些延伸的想法,藉著自己的文字分享出來,邀請大家一起思考。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三個影響投資成果的「時間」指標

半夜睡不著覺,當韭菜橫著割,只好到屋頂找另一個夢境。

最近冷蛋「奉旨取材」,連續兩週跑到不同地方出差,行程相當充實,也是個特別的經驗。

為了把公司交辦的事處理好,其實比平常花費了更多心力,畢竟公司花大錢負擔交通、住宿與生活費將員工外派,當然是有重要的目標,我也必須在特定時間場合將公司最好的一面展現出去。

也就是說,這兩週比平常更忙、更累,還必須在地球的另一端應付日夜顛倒的時差,根據我對睡眠粗淺的理解,這對身心的負荷挺大的。

有在投資的我,碰上了一個似乎很重要的問題:出差又忙又累,沒什麼時間心力看盤投資。

該怎麼辦呢?暫時將資金撤出嗎?出差還只是其中一種「沒時間投資」的可能性,生活中還有各式各樣可能影響投資的時間議題?

這篇文章分享三個我認為可能影響投資成果的「時間指標」。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外出取材 2024 — 休息與持續

熟悉的精靈文字,你一定能理解。

由於工作上的需求,冷蛋已經「奉命外出取材」兩週了,先是一趟較近的行程,然後立刻接著另一趟遠的行程,時間很緊沒有機會調時差。

因為是重要的工作,也是個難得的機會,雖然行程很趕很累但我仍然打算好好把握,一方面專注於本業,另一方面也嘗試將自己有興趣的目標「附著」在主要任務上,希望達成雙贏。

但身為活生生的人,連續緊繃的行程,造成身心上會有週期性疲勞總是無法避免的。

因此我想用一篇小短篇來平衡自己「休息」與「持續」的目標。

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

你的一天有多少價值?

時間就是金錢,那我們的時間究竟值多少呢?

大家曾經想過自己「多有價值」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不同人心中可能差距很大。有些人認為自己「一秒鐘幾十萬上下」,走到哪裡其他人都應該讓他;也有些人比較自卑,甚至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還給別人帶來麻煩。

人有百百種,也的確有出身幸運與現況比較不佳的族群。這裡冷蛋暫時不想涉及太過兩極化的狀態,純粹是之前碰上一個特別的颱風假,社會上「放一天假損失多少產值」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

人的價值其實潛力無窮,但實在很難衡量,就讓我從最「庸俗」的方式思考,先試著算算看我們的一天到底「多值錢」,至少有個比較好討論的基準,接著再發掘更多可能性。

這篇文章內容會是冷蛋的思考隨想,沒有標準答案,中間的推論過程或許不太嚴謹,但相信會是有意義的出發點,也歡迎大家回饋,給出更多好的想法。

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颱風假,值多少?

放一天假「損失」多少價值?我又能產生哪些價值?

台灣剛經歷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颱風山陀兒,罕見的路徑和速度幾乎沒有先例,難以預測,讓人不敢大意。

大多數人放了一個看起來像「撿到」的颱風假。許多地方感覺似乎無風無雨,有人開心地趁機出門逛街唱歌,也有人在家追劇休息。

北部連放了兩天假,少數地區真的暴雨淹水,即使颱風已經散了仍持續受到豪雨侵襲;南部的確首當其衝,一口氣放了四天假,加上週末連假甚至要比年假還長了,卻也不是每天都大風大雨。

如此特殊的狀況也引發不少討論,有些人認為不該放這麼多天假,會讓台灣損失許多產值;當然很多人開心地享受這預料之外的假期,但也有些朋友反而困擾這樣的假期打亂步調。

藉由這次的颱風假,閒聊一下相關的觀察與想法,讓我們一起想想颱風假的「價值」。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為目標設計冒險旅程!台北捷運全制霸心得

透過設計,讓自己不靠意志力,自然達成想要的目標。

大家有想達成某個目標,卻又一直遲遲無法行動的經驗嗎?

這裡說的目標不是那種遠在天邊,看起來一時半刻不太可能實現的夢想。而是那種明明自己想說要做,也應該做得到,但因為各種原因就是忘了做、懶得做、下次再做的那些事情。

這時候,或許可以為自己設計一些去做的「動機」或是「環境」。

不管是習慣養成或是時間管理的領域,都有類似的理論來幫助我們避免拖延,不是使用強迫自己的方式,不需依靠薄弱意志力,而是自願去做,甚至不知不覺地持續行動。

這篇文章,冷蛋想分享自己最近做的小實驗,用實際經驗印證理論的可行性,希望能為有類似煩惱的朋友帶來一點新的靈感。

2024年8月18日 星期日

時間管理,活出自我的靈魂之鏡

時間管理是一項相當實用的技能,幫助忙碌的現代人找回自我。

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有多少自己的時間呢?或者更進一步地說,你剩下多少「自我」呢?

俗話說「寸金難買寸光陰」,拜現代科技發達之賜,其實我們不難買到寸光陰:餐飲外送、便利商店、網路購物、高速交通、電子郵件、即時通訊...

每一項科技都在幫我們省時間,但我們也比過去更忙,必須在短時間內處理更多事務,還得在各種任務、角色之間不停切換。

當快速成為理所當然,跟不上時代變化的人事物在社會眼中則變得沒有價值。雖然現代寸金能買寸光陰,但如果使用傳統的交換方法,一寸光陰已經換不到一寸金了。

於是只能花加倍的時間,成為許多人口中的「社畜」,換得勉強度日的生活,甚至快要沒有生活可言了,哪裡有餘裕活出自我?

因此「時間管理」在現代,可以說是想要好好生活的必修課,這項技能像是一面神奇之鏡,能在關鍵處幫我們透視真實、找回自我。

這篇文章將分享冷蛋的學習經驗,也整理了相關文章,歡迎加入與我一起找回生活的旅途。

2024年7月21日 星期日

你會記「時間帳」嗎?用三個問題輕鬆找到消失的時間 (下)

透過時間帳覺察生活軌跡,是改變及成長的開始。

很多上班族總想著要早點「財務自由」,長輩過去也常告訴我們「趁年輕時多拚一點」,賺到夠多的錢就可以退休享清福。

但事實是,絕大多數的人在社會中載浮載沉,既沒錢也沒時間,好不容易撐到退休,或許有點閒錢與大量的時間,卻沒有體力也不知道要做什麼,沒了工作又擔心積蓄花光。

現在比較多年輕人觀念改了,想著要「工作與生活平衡」,不過現實常常是不允許「平衡」的,為了養家活口我們總是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時間「過生活」哪來的平衡?

於是「時間管理」成了現代生活的重要技能,要是能好好管理,或許就能更有效率顧好工作、也更有餘裕享受生活。

就像處理財務要先記帳一樣,時間也是要先「記時間帳」才有東西可以開始管理。

上篇文章透過三個問題讓自己開始發現時間用在哪裡,才有辦法被記錄。接下來冷蛋想分享一些自己實際嘗試過的心得,希望能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快點上手。

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

你會記「時間帳」嗎?用三個問題輕鬆找到消失的時間 (上)

時間用到哪去了?寫下來就有機會發現之前不曾注意的細節。

現代人生活忙碌,我們常常想做點什麼卻「沒時間」,明明好不容易點燃動力,想達成某個目標,但光是上班就佔去了平日的大部份精華時段,回家已經沒那個精神了。

不然就是好不容易撐到放假,想要好好放鬆,這次一定要玩到那款遊戲,要追那部最近熱門的戲劇或電影,但時間怎麼莫名其妙的就消失,好像還沒放鬆到,明天又要上班了?我到底做了什麼?

不知道上述的情節大家有沒有類似經驗呢?冷蛋可是親身經歷過不少,畢竟我的正職也是必須乖乖上班的工程師,「自己的時間」聽起來是多麼寶貴的夢想!

但夢想藏在細節裡,只等著我們去發掘。

在理財的時候,大家都知道要「記帳」來追蹤花費,那麼時間呢?是不是也能利用「記時間帳」的方式幫自己發現消失魔法的真面目?答案是可以的。

這篇文章就透過三個簡單的問題,讓自己開始覺察,或許會發現我不是真的「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