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創意思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創意思考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6月8日 星期日

好想放暑假?三種特休策略幫你過出生活風格

如果能自由請假,你想放長假出去玩,或者在家好好休息?

今年端午連假剛過,對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上班族而言,這代表從現在開始「連續 4 個月沒有國定假日」,每週就是照班表操課上好上滿。

有些人的工作型態不同,可能是變形工時、彈性兼職、自由業等;或許也有部份朋友其實挺喜歡穩定的班表,不用煩惱工作以外的交際與家務事。

但應該也有不少朋友跟我一樣,看著幾個月只有週休的連續班表,偶爾會有「好羨慕學生有暑假啊!」的心情,想要放個假調整生活節奏。

幸好大部份上班族通常也有可用的年假,只是數量有限,有時也得看公司的狀況決定請假日,因此如何規劃個人年假就值得思考了。

這篇文章就輕鬆分享三個運用年假的策略,內容簡單,卻是幫助我們更能掌控生活的小訣竅,歡迎與我一起找出適合自己的休假模式。

2025年4月27日 星期日

當 AI 放假,你是無助還是無感?

AI 對現代人而言,是怎樣的存在呢?

幾天前,ChatGPT 大當機影響了不少人,除了社群上看到大家各種反應,新聞報導也紛紛提到「上班族崩潰」、「報告怎麼辦」之類的內容。

當然也有不少人完全沒發現,可能剛好放假、工作當下正巧沒在使用,也可能用了別家服務例如 Google 的 Gemini,或者平常就沒有接觸 AI。

不知道你有沒有碰上狀況呢?當 AI 服務突然停擺,你是屬於「無助」到無法運作,還是屬於「無感」到覺得事不關己,或者有其他的感受狀態呢?

這篇文章我想藉由這幾天的觀察思考,簡單分享在生成式 AI 爆紅的時代,我們與 AI 服務的距離與關係。

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

上台大便是人生勝利組?

等一下,你確定要用這樣的標題及圖片嗎?

你有在看到標題時愣住一下,不確定在哪裡斷句嗎?是被吸引進來的?覺得標題怪怪的不夠優雅、味道不太對?

當然,我是故意這樣下標題的,除了稍微有點詼諧嘲諷,也是因為文章由來的那首歌取名更直接:台灣大學 2025 年畢業歌《上台大便》,最近在票選中脫穎而出。

雖然文章標題取名跟歌名一樣粗俗,其實是有哲理的 (?)。

考上台大,人生真的就能一帆風順嗎?或者只是站上更顯眼的地方,眾人注目下...一樣在現實社會中灰頭土臉,跌個狗吃屎、履歷變廁紙?

透過這篇文章,輕鬆聊聊對最近這首別出心裁畢業歌的想法,也分享一點個人經驗。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不想上班?用小行動讓自己不只是說說!

上班好煩卻不得不做,這種心情永遠只能「想想」嗎?

農曆年假結束兩週,元宵節也過去了,大部份上班族已經回到原來的工作狀態,要繼續為了生活努力打拚。

一般在長連假過後,容易有一段不太適應上班節奏的狀況,我們從小就習慣要慢慢「收心」,隨著時間過去似乎也真的有效果,通常就不會繼續多想。

實際上多想一點可能是有幫助的,今年冷蛋刻意挑戰「收心」這個似乎理所當然的行動,思考背後的脈絡,希望能利用「心之所向」找到一些線索,幫助自己探路。

話是這麼說,但都開工兩週了,如果還是「散散的」不想上班,到底還能怎麼辦呢?

那就別只是說說,開始行動吧!這篇文章分享「不想上班的小行動」!

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理財沒關係?》密特羅德 生存恐懼 遊戲心得

逃跑、成長、面對、跨越恐懼,在遊戲內外或許有過類似的體驗?

年假結束開工一週了,大家還想著玩樂嗎?那你們想必不孤單,因為我也一樣 (笑)。

既然這樣就來發一篇遊戲心得吧!回顧了自己的文章,發現上次的遊戲心得已經快一年前了,也是在農曆年後分享的。

過了一年冷蛋還是一樣愛玩,也持續利用有限的時間做喜愛的休閒活動,畢竟過好生活正是努力工作、學習成長的動力來源啊!

這次想分享的是《密特羅德 生存恐懼》,或許很多人聽名字不認識,但這遊戲系列在電玩界是有歷史地位的,它可是某種遊戲分類的始祖呢!

那麼文章正式開始囉!

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不用急著收心,而是覺察「心之所向」

剛開工收不了心?為什麼一定要收起來呢?

連假來到尾聲,又要準備回到原有崗位再次出發,大家假期都做了什麼呢?

農曆年假九天,算是在我們的勤奮文化中放假最久的極限了,同時也是團圓慶祝,感謝過去一年辛勞的最大節日,這樣的日子總會比較放任自己揮霍。

這種狀態下通常沒辦法「立刻切換」回到工作模式,而且連元宵節都還沒過不是嗎?總要花個一兩週才會調整好節奏,回到比較「規律認真」的狀態。

因此從小就聽到開學開工要想辦法「收心」的說法,新聞媒體與網路上也有很多人教大家「如何收心」,有一套既定的模式與許多小技巧。

這次趁著連假尾巴,冷蛋想換個想法挑戰看看「收心」這件事,歡迎還不想收心的朋友一起加入這場白日夢。

2025年1月19日 星期日

選擇的個數,決定實現理想的難度 (續)

現代社會選擇好多,但是到底要選哪個也讓人煩惱。

冷蛋的部落格經常談投資理財,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要注意「風險」,也早在一開始就寫了「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這種老生常談。

這樣的觀念當然不只能用來投資,平常生活也可以透過「增加選擇」的方式來分散風險,我也常常在各種文章中提到「增加可能性」的好處與各種方式。

上一篇文章更具體地從頭開始數數字,討論擁有 1 - 3 個選擇時的狀況。基本的結論是,「多幾個選擇」通常能幫助我們更有機會朝著目標前進。

可以繼續往上數了!這篇會延伸上次的討論,也會分享如何在「選擇」這項人生必要的課題做得更好。

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

選擇的個數,決定實現理想的難度

條條大路不一定通羅馬,但唯一道路很可能不通往心之所向。

大家每天都必須做出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從人生難題「午餐吃什麼」到真正的人生十字路口,沒有人能逃離做選擇的義務,畢竟我們不是照著固定指令行動的機器人。

有時人們會覺得「沒有選擇」,有時會煩惱「不知如何選擇」,就連「不做選擇」都算是一種選擇。看來要把生活過好,「選擇」這個議題或許值得好好思考。

上週冷蛋剛分享過《彈性習慣》一書的閱讀心得,裡面的策略正是透過巧妙設計的選擇,讓人更有機會持續達成目標,可見「選擇的樣貌」會影響我們的行動。

這篇文章就針對最簡單的型態—「選擇個數」來思考可能帶來的影響。

準備正式進入內容了,讀者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繼續閱讀喔!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外出取材 2024 — 體制內游牧

我又飛回來啦~我又飛出去啦~這種要求我還是第一次碰到。

上週的這個時候,冷蛋「奉命外出取材」了,因此事先寫了一篇文章,從投資的角度出發,分享自己對於專注於本業的一些想法。

這篇文章發佈的時間點,冷蛋的外出取材應該已經回來了。

...然後又出發了!

這是一次很特別的經驗,才剛回來沒兩天,又立刻往下一個地點出發,繼續奉命外出。這次的地點更遠,考量時差因素,當文章發出來的時候,冷蛋應該也剛抵達目的地。

飛來飛去的,好像在遊牧一樣。

因此我想分享和上一篇文章有點關聯,但卻更自由的主題,當作之前內容的延伸。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為目標設計冒險旅程!台北捷運全制霸心得

透過設計,讓自己不靠意志力,自然達成想要的目標。

大家有想達成某個目標,卻又一直遲遲無法行動的經驗嗎?

這裡說的目標不是那種遠在天邊,看起來一時半刻不太可能實現的夢想。而是那種明明自己想說要做,也應該做得到,但因為各種原因就是忘了做、懶得做、下次再做的那些事情。

這時候,或許可以為自己設計一些去做的「動機」或是「環境」。

不管是習慣養成或是時間管理的領域,都有類似的理論來幫助我們避免拖延,不是使用強迫自己的方式,不需依靠薄弱意志力,而是自願去做,甚至不知不覺地持續行動。

這篇文章,冷蛋想分享自己最近做的小實驗,用實際經驗印證理論的可行性,希望能為有類似煩惱的朋友帶來一點新的靈感。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跨域思維,實際解決難題的技能樹系統

人生就像角色扮演遊戲,需要一套發展均衡的技能樹系統來突破難關。

冷蛋最近在回顧這幾年寫的文章,想做個分類整理。

目前部落格的主題包含理財、投資、習慣、時間管理等領域,另外也有個人平日生活的興趣與體驗心得。部落格中大部份文章會有較明確的主題,一看就知道是某個領域的專有名詞。

但也有一些文章無法順利「歸類」,這其中又分成兩種。

一種是大概比較偏向某一類,例如有些文章看起來是投資文章,但內容又多了一些「非正統」的發想,或許可以稱之為「廣義的投資」,像是不只投資被動收入,也投資個人的長期成長。

另一類則是真的在一篇文章中,又談投資理財、又講到習慣養成,跨了多個領域。有可能是一篇整理文,或者是將不同領域中的概念做融合,生成一套解決問題的技能系統。

難以單一歸類,但這些文章是部落格中很重要的組成,這篇文章來談談跨域思維。

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理財就是...年菜要吃什麼?

 

年菜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

因為時間點的關係,2024 年一開始的文章談了比較嚴肅的話題,是時候轉換一下心情了!

農曆年節將近,大家過年的時候會和家人一起圍爐吃年夜飯嗎?都吃些什麼呢?有沒有要幫忙準備菜色呢?

相信許多人都碰過人生三大難題:「早餐吃什麼?」「午餐吃什麼?」「晚餐吃什麼?」而且是每天都在煩惱。同樣地,「年菜要吃什麼」呢?大家準備好了嗎?

這篇文章就讓冷蛋輕鬆聊聊,分享自身的經驗與想法,或許能讓正在煩惱這個難題的朋友找到一點靈感。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蒼鷺與少年》無雷心得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這次的無雷心得有點特別,因為不知道怎麼爆雷。(笑)

《蒼鷺與少年》是宮﨑駿老師最新的作品,三個多月前在日本上映,前陣子也在台灣上片了,我也找了時間去電影院。

在上映前這部電影就話題不斷,原因是當時在日本可以說是 0 宣傳,結果反而讓大家更好奇了,冷蛋之前也因此寫了一篇文章,聊聊我的想法。

當時就決定在台灣上映後一定會去看,而實際跑了電影院觀影之後,自然也會按照慣例分享心得。

前一篇文章因為 0 宣傳,自然沒有暴雷的可能性,而這篇觀後感「仍然是無雷心得」,有興趣往下閱讀的朋友請放心。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理財沒關係?》密室逃脫 — 瞞天越獄 心得

 

新手向密室逃脫,連同無雷心得一起分享給大家。

前陣子跟朋友一起玩了一場密室逃脫,按照慣例要來寫一篇心得文 (笑)。

距離前一次也超過一年了,上次的經驗是一群菜雞差點逃不出來,這次的狀況呢,一年多來冷蛋的逃脫能力變強多少?

...沒有,一樣是差點逃不出來的菜雞團,硬是解題到最後一秒,又被放水了。

這次就來分享一點事後回想的心得吧!跟之前一樣是一篇無雷心得文,請安心服用。

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ChatGPT 這麼夯,AI 概念股能買嗎?(延伸篇)

 

真的心癢癢,想投資 AI 概念股?這篇不藏私分享我的投資法!

AI 話題正夯,許多投資人關心自己有沒有機會藉由投資 AI 相關產業獲利,於是四處探聽消息、做功課、看著指標分析前景。

好吧!冷蛋身為投資理財部落客,也對這個領域有興趣,來蹭一些話題流量了 (?)

在之前的文章,冷蛋先做了比較概念性的探討,分析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接著也試著提出了自己認為適合進場的標準,或許有點太過「實際」,打碎了一些人的夢想。

對於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我會建議稍微讀一下這兩篇文章,或許能夠產生一些想法。不過為了幫大家省時間,也在這邊直接說,我前兩篇的觀點是「不太需要為了這個問題煩惱或進場」。

但在寫文章的時候,我也一邊思考,產生了一些不同的延伸想法,這篇文章我想再挑戰一下這個問題新的思考方式,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繼續閱讀。

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蒼鷺與少年》) 未觀影心得

 

官方 Q 版圖好 Q!看起來是個符合冷蛋形狀的設計 (笑)

(註:本文發佈時台灣尚未正式定名《蒼鷺與少年》,故採用日文直譯原名)

近期一部受眾人注目的電影在日本上映了,那是吉卜力工作室、宮崎駿老師的最新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大家對宮崎駿的作品都不陌生,但這次最特別的是,上映前除了一張海報以外,完全 0 宣傳,這幾天剛好同事間聊到,有一位同事驚訝地表示「什麼?居然是宮崎駿的新作品嗎?」

看來這次是夠「低調」了,或是說「神秘」,大家幾乎都不知道吉卜力工作室這次葫蘆裡賣什麼藥,但反而更想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這篇文章就分享我的「未觀影」心得。

都還沒看、也不知道是怎樣的內容,能有什麼心得?當然可以,而且確定不會暴雷,大家可以安心閱讀了。(笑)

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冷蛋的粉專小短篇 - 半年回顧

 

今年初開始的小短篇嘗試,半年來帶給了冷蛋什麼改變嗎?

自從冷蛋的部落格第一年達成了 100 篇文章的個人目標之後,我降低了撰寫長篇文章的頻率,讓自己不要有這麼緊迫的寫作壓力,把時間拿來嘗試新的發展方向。

其中一個新嘗試,是我開始寫小短篇文章。

從今年初開始,我在 FacebookIG 的粉絲專頁 持續分享短文,從一些名人佳句開始發想,寫下自己的想法、思考或問題,並公開分享拋磚引玉。

這樣的習慣到目前剛好滿半年了,因此藉著這篇文章做回顧,記錄自己的心得。

2023年6月18日 星期日

《理財沒關係?》居家無預警停電心得

 

當伸手不見五指的時候...「手~電~筒~!」

前幾天下班回家,吃完晚餐正在休息,突然家裡一黑,所有電器都停擺,原來是碰上停電了。

看了一下周遭,應該是整個社區一起停電,不知道是哪裡跳電了,找到手電筒後只能暫時等待,在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想起半年多前曾經因為通勤時捷運異常寫過一篇心得文章。

啊哈!那就再來想想這次的經驗記錄下來吧!當作上次文章的續集也不錯?

這就是這篇文章的起源了,簡單分享一下我在停電時的一些行動與思考。


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理財是一門「交換」的藝術 (下)

 

在交換事物時,只會用一招常常是要吃虧的。

人生中想要的很多事物都是一種「交換」,錢只是其中一種交換媒介。事實上過去沒有貨幣之前,人們都是以物易物。

冷蛋試著回到這種「交換」的本質,開始思考我們為什麼這麼努力追求「錢」,想從這個角度看看理財是怎麼一回事。

從交換的角度來看,我們平日在做的事其實像是「時間與精力」→「錢」→「事物」→「生存與快樂」,錢只是在中間扮演一個方便交易的角色。

那為什麼我們想賺大錢呢?從上面這個「公式」來看,是因為很多錢可以買很多東西,然後就能保證生存、還能獲得很多快樂,我們要的其實是後面的這些。

前一篇文章討論到為了生存,我們必須花時間賺錢,也就是「時間與精力」→「錢」的交換,在這部分冷蛋做了一些分享,原來細節沒有這麼單純,還有更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這篇文章則會針對後半部,也就是「拿錢交換快樂」的部份做更多討論,歡迎你立刻加入一起思考的旅程。

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理財是一門「交換」的藝術 (上)

 

現代人都懂得對個人權益斤斤計較,既然如此更該懂得「交換的藝術」。

大家喜不喜歡看漫畫或動畫呢?冷蛋在學生時期曾經看過一部經典作品《鋼之鍊金術師》,在作品中的世界存在煉金術,並有著一個被眾人相信的原則,叫做「等價交換」。

「等價交換」原則就如同字面上描述,想要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相對應的代價,在《鋼之鍊金術師》中圍繞這個主題展開許多探討,甚至就連人的肉體與靈魂都有人嘗試透過煉金術「交換」。

在真實生活中,我們的課題簡單多了,至少以目前的科學技術面對生命議題時有其極限。古今中外,從秦始皇到法老王、民間故事到冷凍技術,追求長生不老的人從未消失,但現代大多數人應該相信人死不能復生。

即使如此,人生中的「交換」仍是一門藝術。在這個部落格我們談理財,其實理財也是一種「交換」,至於是否「等價」就見仁見智。

這篇文章冷蛋想從這個想法出發,從「交換」的觀點看待理財,看能不能找到更聰明的理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