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班途中塞爆了,除了乾瞪眼還能做些什麼呢? |
這是一篇臨時被插隊的文章。因為前兩天上班的時候剛好碰到了捷運系統異常,通勤受到影響,當下有了一些想法。
上週才碰到大地震,也剛度過 921 國家防災日,正好這陣子在思考怎麼面對生活中各種臨時事項的問題,就趁著這次經驗記錄一下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吧!
臨時狀況無所不在
相信大家都碰過臨時的交通狀況,不管是要通勤、出遊或是其他目的,總是會有許多偶發的事件影響到原來的計畫。
這次的狀況就是很好的例子,冷蛋在上班途中搭乘的捷運突然系統異常,所有乘客被迫只能等待或者換車,勢必影響到原來的行程。
很多人當下可能開始抱怨:公司要遲到了、要去申訴退款、要開誤點證明。
文湖線是有到松山機場的,如果剛好是要搭飛機,那行程延誤就很嚴重了,被耽誤影響了這要怎麼賠?
不論如何,幾乎所有乘客都是心情變差、計畫整個亂掉等等。
也不只有大眾運輸會有這樣的問題,即使自己開車騎車,一樣可能碰上塞車或是臨時的各種狀況打亂自己原有的節奏。
這些都是事發當下會有的反應,也很正常。我們都是人,總是希望事情是可控的,何況被影響到可能還會損失一些什麼,有負面情緒完全合理,也沒有不對。
我的應變流程
冷蛋當下也是幾萬名受到影響的乘客之一,跟著塞在人群中拍下來上面的照片。
一開始我以為是列車行駛速度變慢、班距拉長 (因為以前碰過類似狀況),因此在人潮中等待了一下,想說如果只是慢一點點應該也還好。
能有這種「也還好」的前提是平常我就會早一點到公司,不會趕最後一刻。
由於留有餘裕,當下的情緒是能比較冷靜的觀察狀況。
一邊觀察等待捷運復原的可能,但過沒多久就覺得這次的狀況好像卡得比過去嚴重,認定等下去只會更久。
於是當機立斷,一邊從人潮中走出捷運站,一面思考替代方案,最後決定轉搭公車。
附近的人潮也跟著湧出捷運站,可以想見公車也會擠爆,於是進一步思考是要往前一站還是後一站來等公車比較容易上車?哪一邊比較近或比較順?
其他的方案也在考慮中:是直接搭計程車、騎腳踏車甚至走路?(當時離公司已經沒有太遠)
最後我終於轉車到了公司,大約比平常晚了快半小時。
受到的負面影響
主要可稱作「負面」影響的就是「晚了 30 分鐘進公司」,雖然如此但「沒有遲到」。
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冷蛋做了多重保險。
有一件很幸運的事情是,公司本身規定有前後 30 分鐘的彈性打卡時間,這是我的小確幸,但即使如此我還是比時限早了超過 10 分鐘進公司。
也就是說其實我的餘裕主要來自於「平時就滿早進公司的」。
再回推一步,這表示平時需要再早一點就寢,才能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另外由於有著充足的睡眠,頭腦比較清醒,時間上也還有餘裕,所以更能夠在狀況發生的當下冷靜應對。
有沒有負面情緒呢?我不能保證沒有,有時這是人之常情,但在一陣混亂中保持冷靜,不責怪自己或別人,觀察及思考當下的應對方式,把可能受到的影響降低或許更重要。
再者,捷運公司是能補開誤點證明的,這應該能讓我和許多乘客都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是在一家合法合理的公司,當天沒有緊急事項,其實並不需要太擔心。
除此之外我還有更多保險,由於年初緊急加班的緣故,剛剛好還保留了補休的時數,這又讓我更「沒在怕的」,而且大不了請事假而已,通勤誤點有點惱人,但平安才重要。
獲得的正面禮物
與當下受到的影響比起來,這次的事件其實讓我獲得了更多重要的禮物。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感恩。我們都很幸運,雖然略有不便但最終大家都平安,這樣的結果本身已經是一份禮物。
再來這次的事件也讓人有了許多體悟,有些是以前就知道且再次應證的,例如生活中本來就會有大大小小臨時的事情發生,無法預測也不能避免。
與其針對各種無法控制的事項抱怨或是白花力氣,不如專注於可以掌控的部份,就像這次臨時思考如何應對的經驗。
但也不是對於可能發生的問題完全不管。這次之所以能有這麼多的「餘裕」,來自於平時就有做好準備。
像是保留時間彈性、準時就寢、不只一種通勤的路線及方式等,而這些背後又牽扯到更多平時累積的知識與習慣。
例如這一年來為了經營部落格所做的廣泛閱讀、學習、寫作、正常作息等等,我發現這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因果。
另外這次也讓我累積了更多經驗,如此一來我就會思考下次可以怎麼做得更好,例如碰到類似的狀況時能有更快的判斷力與更廣的選擇。
事實上在出捷運往公司的途中,我注意到自己的心情居然是開心的:「太好了我要把這次的經驗記錄下來,還能寫成一篇新文章發表,順便做點理財發想。」
當下就知道自己不會遲到,而且還能學到東西與帶來正面產出,我讀過幾本類似的書籍,感覺自己正在實踐《成長心態》與《反脆弱》的內容 (未來應該也會發表這些讀書心得)。
而為什麼通勤受影響最終能變成一篇《理財沒關係?》系列文章,也是因為這一年來有意識及目標地寫部落格,因此碰到問題的時候大腦自然產生連結。
總結來說,這次的通勤異常事件由於平日有保留餘裕、分散風險的習慣,加上對於自己心理的認識與應變方式,我幾乎沒有受到任何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也因為寫作思考、學習累積與成長心態,我反而在這次成為了最幸運的「受益者」。
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炫耀自己在通勤時沒遲到的技巧多厲害,而是在記錄自己的幸運與學習,也想把這份禮物分享出去,希望我的經驗能帶給你一些幫助。
下次通勤卡關,狀態不佳時,我相信這篇文章內的經驗也能讓未來的自己與他人應變得更好。
相關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