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的心癢癢,想投資 AI 概念股?這篇不藏私分享我的投資法! |
AI 話題正夯,許多投資人關心自己有沒有機會藉由投資 AI 相關產業獲利,於是四處探聽消息、做功課、看著指標分析前景。
好吧!冷蛋身為投資理財部落客,也對這個領域有興趣,來蹭一些話題流量了 (?)
在之前的文章,冷蛋先做了比較概念性的探討,分析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接著也試著提出了自己認為適合進場的標準,或許有點太過「實際」,打碎了一些人的夢想。
對於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我會建議稍微讀一下這兩篇文章,或許能夠產生一些想法。不過為了幫大家省時間,也在這邊直接說,我前兩篇的觀點是「不太需要為了這個問題煩惱或進場」。
但在寫文章的時候,我也一邊思考,產生了一些不同的延伸想法,這篇文章我想再挑戰一下這個問題新的思考方式,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繼續閱讀。
冷蛋有投資 AI 領域
蛤?前面兩篇文章寫這麼多像是勸退文的內容,這篇卻告訴大家自己有投資?怎麼聽起來像是割韭菜的股市名師會做的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針對「割韭菜的股市名師」做一下強調的動作。
對,這種人真的存在,而且在市場上還不少,甚至還很有名,大家可能都在各大媒體聽過這些投資達人的大名。
但當我們想靠投資 AI 領域賺錢時,會做什麼事?就是去各大媒體閱讀、做功課,聽到的內容通常都是參雜著這些「名師」的各種建議,教我們該怎麼看趨勢、如何分析才會「準」。
然後,這些建議就會變成「我們的想法」,好像是我們認真做了功課,然後「自己覺得」是這樣,看似獨立思考後所做的決定,搞不好從一開始就受到大環境的影響。
因此意識到「割韭菜名師」和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我想不斷提醒這一點。
至於冷蛋投資了 AI 概念股這件事,並不是我看了什麼趨勢,做了分析以後覺得要買什麼、何時要買或要賣。
而是我買下了一大籃子的股票,裡面包括大家所謂的 AI 公司,也包括了那些跟 AI 無關的公司,比例不是我決定的,而我「全都買了」。
而且我也沒有挑時機,並不是我覺得 AI 未來會紅,要「趁現在進場」,而是我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在進場」。
這樣怎麼賺錢?萬一買到那些不好的公司怎麼辦?萬一時機不好賠錢怎麼辦?可能很多人會這樣問。
我會說,這樣的問題是陷阱。
會問這樣的問題,表示覺得能夠「輕易挑到好公司」,「能抓到進出場時機」,這兩件事在投資領域早已被持續的研究報告證明為「不太可能」,歡迎複習冷蛋的前兩篇文章。
當然我沒有辦法保證自己的投資方法「一定能賺錢」,這是我「合理曝險」的投資方式,畢竟「投資一定有風險」,這句話大家都會說,但要真的有接受風險的心態卻不容易。
因此這篇文章的前半部,我大方公開了自己「投資 AI 概念股」的方式,當作前兩篇文章的基本延伸回答,我相信這樣的作法是正確的,並且願意承擔結果。
冷蛋有「用其他方法」投資 AI 領域
什麼?除了上面所說的投資,冷蛋還用了其他策略嗎?是什麼神奇的分析法?能賺多少?
嗯,從這裡開始,我想可能跟許多人所想的「投資」不太一樣。
我指的不是「買股票」、「買基金」這種「花錢投資金融資產」的方式,我希望能打破一個框架,就是「只能用錢投資」的想法。
對,我的確認為 AI 領域很有發展性,但我覺得與其說「未來會紅」,不如說「很有機會普及」,融入所有人的生活當中。
比較實際的類比,像是「個人電腦」融入大家的生活、「智慧型手機」融入生活、「網際網路」融入生活、「彩色電視」融入生活、甚至「一卡通」、「悠遊卡」、「XX 卡」融入我們的日常。
也就是說,我覺得未來使用 AI 可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現在不會有人問說「買電視要不要是彩色的」,因為許多人跟我一樣,從出生就是如此,沒有想過世界上有「黑白電視」的存在。
這種「理所當然」的普遍性,迫使我必須思考「開始投資 AI」的必要性,但不是拿錢投資,而是「把自己丟進去」投資。
對,冷蛋想說的是「投資自己」這種聽起來很沒有意思、老掉牙的說法。
但這可能比許多人想得更重要一點。要是活在現代社會,我不會「使用電腦」、不會「使用手機」、不會「上網」、出門搭車不會「刷悠遊卡」...
大家可以想見,這些理所當然的事物,要是都不會,那我活在都市裡會碰上多少不方便,別說找工作,甚至連搭車、點餐都有困難。
如果未來 AI 普及化,大家都理所當然而我卻不會用,就有點像是在股市低點沒上車,到了股市漲上去以後追不上。
所以我開始「投資 AI」,用的方式是學習相關知識,搞懂最基礎的概念與使用方法。
當「個人公司」的股東
前面的文章有提到買某某概念股的根本問題:我們很難透過各種分析方式去選出「該買哪家公司」,尤其是短期股市的狀況幾乎找不到任何有效的預測指標;另外即使找到了看起來不錯的標的,也沒有人能「持續正確地擇時進出市場」。
但是世界上有一家公司,我們理應知道他的各種運作細節,而且幾乎可說是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家公司在我們的「能力圈」內,我們也有十足的權力可以選擇、影響他的未來發展。
看段落標題大家也猜到了,這家公司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把自己看成一家公司,我們便身兼老闆、執行總監、研發、行銷...而且不用花錢買股票,自己就是自己的最大股東。
如果覺得 AI 很有發展性,看著市場上的一堆公司都在做 AI,卻不知道哪一家的發展性高?那不妨把自己定位成一家「AI 公司」,學習相關知識、發展自己的 AI 技能,選擇投資自己這家公司,讓「自己股」的價格高漲。
到時候,透過適當的方法,把「自己股」推銷出去,告訴別人「我的 AI 技能與產品很強喔!」讓別人「高價」買下自己的能力變現,那不就是買低賣高賺價差嗎?
而且投資自己不用看指標分析擇時進出!可以從現在就開始,累積下來的經驗與能力只會成長,不會像其他公司的股價上沖下洗,這不是現在投資 AI 最好的時機與標的嗎?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 AI 領域最後像其他產業一樣只是一場美夢,泡沫化了,那不就白花心力投資自己了嗎?
這也是「自己公司」和其他公司最不一樣的地方。
其他公司在大眾投資人瘋狂追逐熱門的時候,互相搶著做出好服務、好產品,還得壓低價格殺價競爭。
萬一到時候泡沫化了,他們公司的股票會崩盤、會下市、變壁紙,產品低價出售還不見得有人要。
但我們卻是坐享其成,使用那些殺價競爭、便宜好用 AI 產品服務的人,就算自己學習的 AI 知識技能到時候沒有 AI 公司想要,但我們仍然可以利用 AI 技能做其他工作!
要是未來 AI 普及化了,那我們的所學就能理所當然地適應未來生活,絕對不會白學。
要是沒有普及化呢?那更好,那表示會使用 AI 協助其他工作的技能更為珍貴!同樣的工作透過 AI 協助,我們會做得比其他人更快也更好,這時自己就是「高股價公司」。
因此我的結論是:在想要不要投資 AI 概念股嗎?與其花心力煩惱壓資產在哪檔股票基金,不如透過「大範圍分散投資整體市場」的「低成本」指數化工具,間接投資 AI 概念股,並把省下來的時間心力投資「自己 AI 公司」。
如此一來,概念股賺錢時我們投資的資產也會間接受惠,萬一賠了也因為分散投資而不會很慘,然後未來自己會是各方面都很有優勢的 AI 個人股!
關於「AI 概念股能不能買」的文章到此結束了,冷蛋在三篇文章中分別 1. 分析概念、2. 分享判斷標準、以及 3. 分享延伸想法與我的作法。不知道有沒有帶給大家一些不同的想法呢?
歡迎給我鼓勵與回饋,除了是我寫作的動力來源,也讓我知道怎樣的內容更能幫助到大家,也歡迎持續追蹤我的部落格文章喔!
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