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 對現代人而言,是怎樣的存在呢? |
幾天前,ChatGPT 大當機影響了不少人,除了社群上看到大家各種反應,新聞報導也紛紛提到「上班族崩潰」、「報告怎麼辦」之類的內容。
當然也有不少人完全沒發現,可能剛好放假、工作當下正巧沒在使用,也可能用了別家服務例如 Google 的 Gemini,或者平常就沒有接觸 AI。
不知道你有沒有碰上狀況呢?當 AI 服務突然停擺,你是屬於「無助」到無法運作,還是屬於「無感」到覺得事不關己,或者有其他的感受狀態呢?
這篇文章我想藉由這幾天的觀察思考,簡單分享在生成式 AI 爆紅的時代,我們與 AI 服務的距離與關係。
超級員工臨時請假
冷蛋是平時有在使用 AI 服務的族群,別說是日常使用,甚至目前的正職都跟 AI 脫離不了關係,對於目前的 AI 表現有一種又愛又嫌的感受。
不得不說,現在的 AI 雖然還有很多地方不受控,也有極大發展空間,但確實已經挺厲害的,用起來就像有一位全年無休、使命必達 (但不保證正確) 的超級員工。
不,不只一位,現在各種服務就像一大票好用的員工,而我就是那個任性的慣老闆 (笑)。
如果某位 AI 員工「臨時請假」,而我為了今天要達成的任務正需要他的協助,那可真傷腦筋了...他怎麼可以請假?工作做不完怎麼辦?扣他薪水!(看來真的體驗到當老闆的情緒了)
受到影響一時困擾是正常的,但如果真的像新聞說的一樣沒了 AI 就「無能為力」,完全解決不了問題,那似乎必須反思一下自己的狀態了。
之前還在害怕 AI 取代人類工作,現在正是證明我們仍然保有核心硬實力的機會。要是過度依賴,連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全都外包,那可是很危險的!
因為這表示,所有工作、功課都是 AI 做的,那找個更便宜的人操作,甚至真正的老闆自己丟給 AI 做就好了,還花錢請你幹麻呢?
如果這次大當機事件讓自己發現完全無助、不知所措,那很可能是個警訊。其實不單是 AI 服務,任何對於科技產品的過度依賴都是如此。
當海平面逐漸上升
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有些地區終將受到衝擊,變得不宜人居;甚至還會衍伸出更多後續問題,例如糧食與飲用水、傳染病與社會衝突,即使住在相對安全的區域都可能受到影響,如果不從現在就開始關心,可能會有風險。
AI 浪潮也類似,相較於上一段可能過度依賴 AI 而無助的族群,有另外一批人可能「完全無感」,原因是平時根本沒有接觸 AI,或許只是聽聽別人說生圖很厲害、吉卜力之亂。
無感族可能覺得 AI 浪潮事不關己,反正工作用不上,或者懶得接觸學習新事物。
目前活在乾燥而熟悉的土地上很舒適,沒有 AI 也不影響,甚至有些人已經退休,那些麻煩的東西是年輕人才懂的玩意兒,可能也只是又一次的商業炒作與泡沫化。
但從這次 ChatGPT 當機的社群討論與新聞報導規模看來,AI 海平面正在逐漸上升。
已經有一批不小的族群習慣使用 AI,不管是過度依賴或者部份使用,都代表著這項爆紅科技逐漸融入我們的社會,在工作或生活各方面,其實已經處處有 AI 的影子存在。
如果只是繼續站在原地觀望,不做任何準備或調整,當浪潮終將「淹」上自己所在的「陸地」時,可能會發現原本熟悉的一切都變了樣,而你已措手不及。
例如還在工作中打拚,卻始終缺乏 AI 使用經驗的族群,說不定會被其他有相關經驗、表現更快更好的人取代。
就算已經退休不需要工作,完全不接觸、不理解 AI,未來也可能不容易生活。
例如在大都市不會用手機悠遊卡、不懂掃 QR code 點餐,將體會到日常不方便,還可能感受到服務員的不耐煩。
如果將來更多 AI 取代了人力,要是完全無法自主與這些服務互動,生活會變得如何呢?
雖然你「沒有錯」,但高齡少子化社會的各個角落也真的人力吃緊、無法和顏悅色,最後或許只會留下社會不友善、自己被淘汰、越活越辛苦的印象。
何況目前 AI 已經發展到一種「眼見不為憑」、「聲音也能模仿」的程度,要是沒有基本的認識,還可能輕易被最上進、活到老學到老的詐騙集團輕易得逞。
這次當機事件,如果是因為沒接觸 AI 而不受影響,可能是另一個警訊。這種現在的「無感」,說不定預示著未來需要跨越更大的挑戰。
找到適合的距離
經過上面兩段的思考,我想在目前這個時機點與 AI 的關係是「過與不及皆不宜」。
從被 AI 員工請假搞到手足無措的「慣老闆」身上,我們發現了將核心能力外包的風險;從那些站在遠方看 AI 海平面上升的人身上,我們看見了與趨勢脫節可能帶來的未來挑戰。
這兩種比較極端的狀態,或許隨著 AI 的持續發展仍會有所改變,如果哪天 AI 真的強大到可以穩定解決工作與生活上的各種問題,說不定狀況又會不同。
搞不好真的可以把大部份工作丟給 AI,像是比爾蓋茲的預測「只上兩天班」,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也說不定 AI 比真人更懂服務互動,還沒有和顏悅色的問題,不需要我們主動踏出舒適圈學習。
但目前我認為最好和 AI 保持一個「平衡」的關係。
主動接觸、理解一些基本的用途與表現,至少不會完全跟社會的發展脫節;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只是把一切丟給 AI,卻失去了自己的核心能力,更別說 AI 目前還會出錯了。
這次 ChatGPT 當機其實時間不長,卻是一個很不錯的時機點,提醒我們思考與 AI 該有的距離與合作關係。
那麼,在這次當機之後,你和 AI 的關係,準備好進入下一個階段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