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存是理財中的重要一環!記得早日做好準備並定期檢查。 |
自從 Covid-19 疫情以來,世界發生了不少變化,雖然前兩年的股市漲到了歷史新高,今年卻出現了很多考驗。
或許是由於疫情及各國經濟寬鬆政策的長期推波助瀾,也可能是今年烏俄戰爭造成的影響,目前世界上大部份國家正面臨高通膨的問題。
為了解決通膨問題,各國政府 (尤其是美國) 採用了比較激進的「升息」政策,結果導致了一些短期看起來是負面的影響。
大家平常對這些可能沒有研究,但在平日生活中應該明顯感受到了,近兩年不斷升高的物價讓人荷包越來越緊。
想靠投資理財對抗通膨?結果今年股市又大跌,感覺不買還好越買賠越多,這時候最好先觀望一陣子不要進場、現金為王?
其實冷蛋不贊成這種看到股票跌就喊「現金為王」的投資方式,但也知道這並不是靠一篇文章就能翻轉的想法,需要較長時間逐步理解正確的投資觀念。
短期內不敢碰股票,卻又想要理財抗通膨,那現在到底還能做什麼?
如果你目前正好有這樣的煩惱,冷蛋的建議是「先好好做定存」,這篇文章會談談定存相關的小知識,希望能幫助到你。
定存簡介
我想不用從太正式的介紹開始,大家應該都知道定存是把一筆錢放在銀行,約定好一定期間內不動用或領出資金,放滿一定期間銀行就會支付利息給我們。
一般沒有做約定隨時可以領出的是活期存款 (活存),利息通常都比較低,這幾年商業銀行與網路銀行競爭激烈,有時會推出「高利活存」的活動吸引客戶,不過通常會限制額度或是需要完成一定條件。
在一般情況下,定存的利率會比活存高出許多,如果有多餘的閒錢沒有要立即花用,但也不是要做長期投資的情況下,拿去放定存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定存的利率並不算高,還要考慮扣掉通膨才是實質的報酬率,但短期幾乎沒有風險,利率也比活存更好,非常適合當作資金暫時停泊的方式。
因此如果你現在正在煩惱物價高、股票跌,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話,請勇敢地行動起來檢查自己的閒置資產,並考慮使用定存,順便養成基本記帳與強迫儲蓄的好習慣。
即使你有一些投資基礎,也應該在基礎上配置好一定的緊急預備金,或是投資時方便使用的周轉資金,以備不時之需,這些資金也非常適合利用定存來處理。
尤其目前全球正在升息循環,銀行的定存利率也比之前高出不少,現在正是時候好好檢查自己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定存配置,讓你輕鬆低風險地減少被通膨侵蝕。
定存也有許多眉角
雖然大家都知道定存,但實際上執行起來還是有些小細節,這邊簡單談一下大家使用定存時常會碰到的小知識。
我們習慣稱呼的「定存」其實有兩種,分別是「定期存款」和「定期儲蓄存款」。前者通常是比較短期 (約定期未滿一年) 的存款,而後者是一年以上的存款。
「定期儲蓄存款」的利率一般會比短期的「定期存款」更高,因此冷蛋自己喜歡使用一年期的定期儲蓄存款來處理自己的定存資產。
接著則是在要做定存的時候會看到的兩種選擇:「固定利率」與「機動利率」。
所謂的「固定利率」是指選擇下去以後就以當下的利率為準,在定存期間都不會改變;另一方面「機動利率」則是會隨著央行升息或降息隨時調整。
冷蛋開始做定存的時候利率超低 (不到 1%),考慮到這麼低的利率往下的機率可能較低,而且就算再低也就是沒什麼利息,不太有損失本金的風險 (*註),於是選擇了機動利率,這陣子隨著升息利率就上調了。
也就是說,如果考慮升息的可能,那麼機動利率會比固定利率吃香,若是降息的話則是固定利率較不受影響,但這未必是一般人輕易可以預測時機的。
計息方式還有不同
選擇做「定期儲蓄存款」的時候還可能會碰到三種不同的利息計算方式,分別是「零存整付」、「整存整付」與「存本取息」,先從前兩者談起。
所謂的「零存整付」是指每個月投入固定金額,到期滿為止再一次連本帶利領回,其概念有點像是定期定額投資;另一方面「整存整付」就是一次投入完整約定資金,到期後再領回本金和利息。
如果有辦法一次投入完整資金,那麼整存整付最後的成果會比較好,畢竟所有資金都經過了完整的生利息期間,冷蛋目前的定存方式主要是這一類。
但如果是小小資族無法一次投入太多,或是想要每領到一筆錢就強迫儲蓄,那麼零存整付會是不錯的方式。
冷蛋目前有在做美股投資,一陣子會需要匯一筆資金到國外,由於我沒辦法猜測匯率走勢,因此利用定期換匯存入美元帳戶累積,等到一定金額再一次匯出,這段期間我常利用的方式就是美元零存整付,方便周轉累積、平均兌換匯率。
最後談談什麼是「存本取息」,這指的是一次存入本金,但不是到期才領回本金及利息,而是「按月提領利息」,最後取回本金。
這是一種持續利用利息產生現金流的方式,許多人投資喜歡「高股息」也是覺得有領到錢比較心安踏實,但通常拿到的「總報酬」也會比較少 (買股票可能還會賠掉本金)。
由於總報酬幾乎都比較低,這種方法對我而言並沒有吸引力。
定存小撇步
理解了比較細微的定存知識以後,來分享個實用的技巧。
首先我們要知道,定存是跟銀行「約定」好的行為,因此臨時需要動用資金的話必須先「解約」。既然沒有達成約定,當然就有所謂的「違約金」或是「解約金」。
不用太過緊張,並不是什麼會賠掉本金的懲罰,不過原本說好的利息會被打折,這樣當然獲得的總報酬會降低。
但是當我們必須動用緊急預備金來處理臨時狀況,或是做資金周轉的時候,總是必須忍痛解約,至少可以度過眼前的燃眉之急。(這也是為什麼需要緊急預備金,在低點賣股票周轉是很痛的)
這時候做定存其實有比較聰明的方法,但也是老方法了:不要把雞蛋 (下略)。
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將定存「拆單」,分散在不同定存單與不同時期做定存,例如冷蛋自己就分成每三個月一筆定存。
如此一來,就算有緊急的事情需要動用資金,我也只需要針對最近期的一筆定存做解約,沒辦法處理再解約第二筆,快要到期的存單就有更高的機率可以安心放到期滿,領回完整的報酬。
那些利用定存二字的陷阱
最後提一些常見的狀況與陷阱。
銀行常常會推出一些活動吸引客戶,尤其是搭上時事話題熱潮推出的商品要特別注意。
舉例來說,可能常常會看到一些號稱利率很高的活動,像是「某某階梯式定存,最高 X%」、「短天期高利定存」、「限新投入資金的高利方案」之類,最好先研究過後再參加。
有著各種條件與計算方式的活動看似吸引人,但仔細研究過後會發現,在種種限制之下其實算起來不一定比較賺,只是表面上乍看光鮮亮麗。
銀行推出各種活動畢竟是要賺錢的,偶爾可能用比較優惠的專案吸引客戶選擇,但背後也有眾多專家、精算師等人仔細規劃過,不會做賠本的生意。
有時需要滿足額外條件,為了達成條件付出了更多;有時做外幣定存,賺了利息賠了匯差;有時短期方案利率只高一點點卻被綁住,付出更多機會成本。
如果一時判斷不出好壞,最好先退一步不要立刻參加,問問更多人的意見,或許會有更好的選擇。
還有一個與定存不直接相關的小提醒,現在投資很流行所謂的「定存股」,或是保險中常見「儲蓄險」之類的商品,這些都完全不是定存。
只是掛著一個「定存」、「儲蓄」的名字,讓人感覺好像很穩定不會賠,但這些商品中有不少常常濫用了「定存」給人的安心印象,讓許多人等到賠了大錢還難以抽身。
請小心這種「掛定存賣風險」的金融商品,冷蛋未來也會在文章中分享更多這方面的內容。
定存就是定存,建議盡量選擇單純的現金定存方案,用來建構理財時穩定的後盾。
近期大家在通膨與升息循環中,如果有更多人好好定存,或許有助於早日降低物價,而個人也能儲備資產為將來進一步做好準備,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最近可能有些困惑的你。
* 註:風險實際上不為零,特殊狀況下利率甚至有可能是負的,也有其他方面的風險例如戰爭導致貨幣不被信任、銀行擠兌等等。
* 註二:本篇圖片是冷蛋擷取自台新銀行網頁供參考,大家實際看到的形式可能略有差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