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 星期一

這東西貴不貴?聰明人這樣算!

 

想花錢又想省錢?我們必須衡量價格並有所取捨!

身為小資族,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必須常常在意商品的價格。有時四處比較、貨比三家不吃虧,也會衡量 CP 值,希望買到最大的效用;偶爾會狠下心來忍住不買、也曾經不顧一切犒賞自己。

如果為了投資,那就更需要精打細算來累積資產了,最近由於物價上漲的緣故,大家能存下來的錢越來越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從日常生活中開源節流,讓資產穩定成長呢?

今天的文章,冷蛋想聊聊簡單又實用的衡量方法,幫助大家更理解自己的花費。


從平凡的生活談起

我們大多人不是有錢到可以不顧一切消費的族群,無法想買什麼就喊著「我全都要」。但在這個時代人們更懂得如何享受生活、選擇也更多了,雖然不能大錢爽爽花,不過至少可以不時感受一下「小確幸」。

小確幸一詞來自日本散文集,書中提到的原始概念是定義及品嘗自己微小而確實的幸福,不需要被傳統觀念、功利主義給綁架自己的人生。

身為上班族的我們最能體會了!每天辛苦工作為了有足夠的錢生存,但不管怎麼樣存錢似乎還是買不起房,生活中也有一大堆狗屁倒灶的事。

能夠稍微療癒自己的,只有每天來杯香濃的咖啡,下午買個雞排加珍奶,或是晚上回家點個消夜追劇,忘掉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人事物。

真的受不了的時候,拿出信用卡不顧一切刷下去,當然不是無節制地把卡刷爆,但已經忍了很久了,好不容易存了幾萬塊就是為了這時候!

不管是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好好放風一下,或是換一支最新的手機讓自己享受努力賺錢的報酬,這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這些都是還算合理的消費方式,只要不讓自己永遠當個月光族,甚至預支薪水來花費,那短期都還在安全的範圍。

當然要是能夠兼顧目前的享受與未來的生活,就更好了!但這麼一來我們勢必需要做一些規劃,那上面的這些消費有沒有辦法做調整呢?


奢侈花 vs 小確幸,哪個比較貴?

上一段的消費方式如果要做調整,其中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出最貴的消費習慣,稍微省一點起來,這樣或許就能多出不少資金可以做不同的運用。

那麼問題就來了,哪一種消費方法比較貴呢?光看標題,大部份的人當然會覺得奢侈花比較貴,一次花掉幾萬塊買一支手機絕對比上班時點個下午茶花錢。

等等,真的是這樣嗎?

這邊就要提到今天的主題「現金流」了,所謂的「現金流」(cash flow) 指的是一定時間內持續、穩定的現金收入及支出,這是一種比較能公平看待消費的計算方式。

用一次性的買手機花費去對比一餐下午茶,其實是不公平的。

因為一餐下午茶的效果就是當下吃得很爽,然後就沒了,食物頂多在你的胃裡停留幾小時,然後就變成 (下略),可能會留下的是脂肪。

一支好的手機可以用上超過兩年,好好保養或許能用上更久,這麼看來或許這花費不算太貴?

到這裡大家應該看得出這兩項消費要怎麼比較了。

就像是投資時我們會用年化報酬率來比較一樣,要衡量手機與下午茶哪個貴,我們可以從「現金流」的方式來看待,也就是一段時間內的穩定花費。

例如每兩年換一支高階智慧型手機,花費 24000 元,簡單算平均每個月花費 1000 元。(不考慮通膨造成的影響)

而每兩天訂一次下午茶,食物加飲料的價格就當作每餐平均 100 塊吧!(雞排加珍奶應該超過了,這樣的估計還算合理)

這麼一來一個月在下午茶的花費就是 1500 元左右,比起同時間花在手機上的價格還高呢!

有個很有名的醫生笑話前半這麼說:在戒菸門診,求診病人被醫生告誡不要再抽菸,醫生說「你這麼久以來每天都抽一包菸,要是當初省下來的話,現在的存款都能買一輛賓士了!」

這個笑話的後半被改編成好幾種版本,不過前面這句話想表達的就是「現金流」的概念,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就會發現平日的小確幸雖然療癒,卻也有可能成為最大的薪水小偷。


沒了小確幸,過得好辛苦怎麼辦?

事實上,理財冒險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並不是要當苦行僧才能變有錢,持續忍耐反而可能受不了而放棄,甚至產生報復性消費,因此冷蛋並不鼓勵砍了所有的小確幸。

上面的例子只是幫助大家了解現金流的概念,並且在理財時利用這樣的方法去理解並衡量自己的消費,才不會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讓資產流失。

而且下午茶真的比一隻高階手機貴嗎?如果不是兩天吃一次,而是改成上班日一週吃一次,順便跟同事交流一下,減低消費頻率長期的花費就比較低了。

現在高階手機也越做越貴,每次發表會都被網友笑說是在「考驗品牌信仰」,如果買了沒有好好利用,甚至為了滿足優越感追上潮流每年追新機,那就真的是奢侈消費了。

再拿前面說的去旅行放風加入目前的例子,要是存了一筆錢兩年出國玩一趟,花個幾萬塊,這究竟算不算貴呢?

是的,單就幾萬塊這個數目來看,的確是大額消費,即使換上現金流的概念來看,平均每年也是花了幾萬,或許稱不上便宜。

但如果在負擔得起的狀況下,去各地看看不同的生活、參與各種體驗、帶來思考與回憶,那可能是不能單用金錢衡量的。尤其是與家人、好友一起經歷的許多寶貴時刻,會是無價的寶物。

也就是說,「現金流」的概念是幫助自己用一種較客觀的方式衡量消費,但不是單純拿來比較 CP 值的死板工具。

小確幸也好、大確幸也罷,所有的消費是可以混合起來衡量的,當然在個人收入有限又必須兼顧未來生活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做出選擇,而現金流是讓我們參考的其中一種思考方式。

如果平時有好好記帳的習慣,就更容易根據不同分類找出各自的現金流,並依此訂出預算、針對明顯過高或不合理的部份做出調整。

另外冷蛋也推薦利用六罐子理財法之類的方式來規劃:只要是在合理比例的休閒娛樂預算內,管他是小確幸還是開心玩樂,都可以不用愧疚地好好花下去;而合理大額消費用長期儲蓄或自我成長帳戶支出就對了!這麼一來還真的有可能「全都要」。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讓大家在檢視消費時有不一樣的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