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 星期五

定期定額,簡單暴力但也要注意!

定期定額投資能賺錢嗎?快看看今天的文章才知道未來能否微笑。

不管有沒有在投資,很多人大概都對「定期定額」這個詞有基本印象,因為不論是金融業者、新聞媒體、教人投資的老師,很多時候都會提起定期定額這樣的投資方式。

而且這個名詞一點都不難懂,定期定額中文顧名思義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期間,投入固定金額」的策略。

相對於定期定額的則是「單筆投入」的投資方式,當然也有一些衍生或是變化的做法,例如定期不定額等。

就拿銀行存款來說好了,像一般的定存就是單筆投入,一次性的存入一筆資金等到期滿了以後就可以領回,也會附帶利息;另一方面零存整付就是一種定期定額的方式,每個月固定扣款,期滿之後一樣可以領回本金及利息。

現在投資觀念盛行,常聽到銀行或基金公司的廣告說「每月 3000 元」即可開始投資,甚至還有「10 元也能投資」的服務出現,就為了吸引大家購買自家產品。

既然這麼普遍,冷蛋當然也要來討論一下這種投資方式,這篇文章分享一下我的觀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為什麼要定期定額投資?

先來談談為什麼會有這種投資策略出現吧!

首先從現實面來看,小資族不太可能一下子就有一大筆錢可以單筆投入。

我們大部份的人領的是月薪、時薪,或是論件計酬的收入模式,在一段時間內的收入很有限,每個月就只能拿出一小部份的錢來投資。

當然有可能在剛開始學投資的時候,慢慢累積存了第一筆資金,因此初次可投資的錢稍微多一點;或是偶然的情況下中了什麼獎金、突然多了一筆資金能運用。

但這些畢竟不是常態,在長期來說我們通常還是只能採用每隔一段時間,將近期的小部份收入分批投入的方式,因此定期定額顯得很合理。

但投資不是靠感覺的,我們還需要確定這不是個反而會虧錢的爛方法才行。

還好從投資理論及經驗來看,定期定額剛好是個還不差的策略。

因為未來難以預測,擇時進出幾乎可說是沒有人能長期持續辦到的,而定期定額投入的方式剛好能夠分散擇時的風險,避免不理性造成的重大虧損。

這種策略一方面可以處理個人擔心買在高點的心理,幫助投資人有合理的預期及風險承受度,另一方面實際執行時也能夠平均購買成本,長期會買在均價,買不到最低點但也不會成本過高。

其實從定期定額的英文 Dollar-Cost Averaging 來看就更直觀,也就是「平均購買成本」策略!


定期定額的優點

這種投資方式的優點上面剛提過,就是長期買到平均成本、分散風險。

另外定期定額也是一種很簡單且直覺,符合一般小資族的投資方式,只要將一段時間的收入固定投入投資標的即可。

要特別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聽起來簡單直覺、符合小資族的投資技巧都是正確的,定期定額是經過長期研究,證實沒有什麼大缺陷的方式。

如果能夠利用定期定額投入策略,搭配恰當的理財方式儲蓄公式,就可以較有紀律地投資並累積資產,避免不理性的操作提高虧損的可能。

其實會想要使用定期定額這樣的策略,或許相當於承認自己無法準確預測市場漲跌了。不然根本不需要分批投入,只要持續在低點 all in 高點賣出,過沒一兩年就可以賺到幾百萬了吧?

除非你是運氣好到足以中樂透頭獎的天選之人,否則抱有這樣幻想的人通常是賠了幾百上千萬的居多,建議不要輕易嘗試。

如果認同定期定額的方式比較穩健,那麼冷蛋會建議搭配長期持有的策略,因為定期定額就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平均成本,而長期持有也能降低交易手續費。

當然同意要定期定額分散風險的人,也應該做好資產配置,讓自己不論是在時間或標的選擇上都立於不敗之地。


定期定額有什麼缺點

其實冷蛋認為定期定額沒有什麼很明顯或重大的缺點,但由於許多人會提到定期定額的「缺點」,因此我也將這些性質在這裡列出來。

第一個是「定期定額無法賺大錢」,這是因為他平均了成本、買不到最低點的原因,但這不是定期定額的缺點,而是投資的本質就是如此。

事實就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測高低點,才需要採用這樣的策略,不應該反過來說這是缺點。因為即使不使用定期定額,也很難持續買到低點短期翻身,這是一種投機賭博的心態,不是投資。

還有一種常被列出的是「定期定額不保證賺錢」,這也是事實而不是缺點,投資的本質就是承擔合理風險換取較高收入的可能,是「可能」不是「一定」。

大家都知道投資一定有風險,如果有不用定期定額也保證短期大賺的方式,歡迎留言分享或是直接斗內給冷蛋,既然能讓我們一起財富自由,何樂而不為?

提到不保證賺錢這點,冷蛋發現很多人在談到定期定額策略時會講到「微笑曲線」,就像本篇的圖片一樣,告訴大家照著這樣攤平成本,等價格回漲就能賺到了。

但要是價格沒有回漲呢?曲線不對你微笑怎麼辦?

不管是「哭泣曲線」還是其他線型,只要長期沒有上漲,那不論使用定期定額還是單筆投入的方式,最後都只能賠錢。

因此重點還是在於正確的投資知識,例如理解股票的本質,要選擇長期會成長的策略及標的才更有機會賺錢。


常見的誤解及注意事項

最後分享一些使用定期定額策略時的注意事項,這個策略直覺易懂也好執行,但不是萬能的,要避免一些常見的誤解。

首先可能會有人說「定期定額不適合長期投資,要定期贖回獲利了結」或是批評定期定額會「鈍化」。

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是因為通貨膨脹導致未來的錢變薄了,因此後期投入的錢所占比例變低,沒什麼影響力。

但冷蛋不是剛說過定期定額建議搭配長期持有策略嗎?畢竟短期就無法平均成本啊!

其實通膨造成定額影響力降低是真的,但是應變的方法卻未必是定期贖回,因為這樣會減低大部份投資組合留在市場內累積資產的效果,還會多付不少贖回手續費。

而且贖回來了以後呢?從此不再投資了嗎?如果還要投資那就必須繼續投入,那贖回也就沒有意義了,只是白白浪費時間減損資產的動作。

會有這種「鈍化」的想法可能也代表投資想法只停留在「定點進出」,事實上既然投入可以定期,領出時當然也不一定要一次贖回,而是能像持續不斷的現金流

為了解決定期定額後期影響力變低的問題,一個比較好的做法可能是:隨著通膨及薪資上漲,每隔一段時間也應該上調定期定額的「額度」。

不要真的傻傻地五年都定額 3000 元,而是漸漸調到定額 4000... 5000... 之類的,所謂的「定額」應該是因應通膨維持「固定購買力」才對。

另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定期定額不是「定月定額」,沒有人說一定要每個月投入才叫做定期,只要是相隔一段固定時間不要隨意變動都可以。

例如小資族可能覺得每個月 3000 元買不起一張股票,那也可以累積三個月,讓資金比較充足再一起投入,固定每季投入也是定期定額,對長期投資影響不大。(當然如果說每五年投入一次可能就有些誇張了)

還有一個冷蛋常看到但是比較進階版的討論:「長期定期定額」的報酬可能輸給一開始就「單筆投入並長期持有」(注意不是嘗試預測市場、單筆進出)。

這的確是一個經過研究統計證實的結果,其實也算合理,畢竟一開始就有一大筆錢直接長期投入適當的標的,合理的預期報酬的確可能更高。

但回到現實層面,一般投資人就是沒有大筆資金,可能也沒有很大的勇氣敢在剛開始時就單筆投入,這需要很強的理財知識及信心,冷蛋在未來的文章有機會再說明更多細節。

也因此對大部份的小資族來說,定期定額應該是比較實際可執行的策略。

最後有一個很重要的注意事項:不管是定期定額或是單筆投入,都需要很在乎「手續費」,以及「保管費」、「經理費」等等的「內扣費用」。

這些費用會實際且持續地吃掉我們的獲利,但你可能會發現有些人不會跟你這麼說,特別是你付出的錢就是那些人及背後集團的收入來源的時候。

不要為了急於投資而隨意選擇定期定額的商品,如果每月投入以為在累積資產,實際上卻是一直被金融業者賺去自己好不容易掙來的薪水,那還不如定期花錢在自己身上好好享受。

冷蛋也會嘗試盡量定期定額分享更多有用的文章,歡迎有興趣的朋友持續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