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

不要只是抗通膨,而是要設計體驗

長期對抗通膨不輕鬆,有沒有更聰明的方法呢?

每天買的便當,從 90 元漲到 100 元了?

下午想來杯咖啡或手搖飲,一個 50 元銅板常常不夠用?

每次去一趟超市,怎麼一張千元鈔票就消失了?

這兩年物價飛漲,影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家感嘆著萬物齊漲但只有薪水不漲,網路上也充斥著相關的新聞與教人如何投資抗通膨的文章。

事實上光是「抗通膨」是不夠的,我們存錢的速度在最近的高通膨環境下,遠遠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投資金融商品是個方法,但近期市場看起來狀況也讓大家擔憂,在投資相關知識不足的情況下別說不敢進場,還可能因為急著靠投資翻身反而賠上更多本金。

這篇文章想跟你分享面對高通膨除了「對抗」還能做些什麼,讓我們一起走過困難的時期,並把握即將到來的機會。


基礎認識與行動

想要對抗通膨,甚至利用通膨,我們必須先認識它,並建立正確的態度後開始行動。

CPI 年增率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上圖是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簡單來說就是物價跟去年同期比起來增加或下降了多少,紅線是年增率 2% 的標準,也是目前世界上大部份國家政府努力想達成的目標。

平均 2% 是相對溫和的通膨狀態,也就是去年 100 塊的東西今年漲到 102 塊,大部份的研究與經驗相信這是對整體經濟成長有利的數字。

理論上物價及薪水逐漸且合理地上漲,人們應該負擔得起,但目前的狀況在於民生必需品漲了不只 2%,而是一口氣漲 10% 甚至 20%,薪水卻沒有跟著增加。

因此上圖的數字對目前的我們來說只能「參考用」,面對眼下的高通膨,我們必須先準備好應急的緊急備用金,也開始調整日常支出。

當下必須做的的確是先「對抗」通膨,讓我們生存下來,上一篇文章冷蛋也分享了如何從零開始踏出抗通膨的第一步。

但是除了「辛苦對抗」以外,我們還可以換個想法「聰明利用」,接下來就談談大家目前就可以實際做到的改變。


不是省錢,而是體驗生活

物價這麼高,但是能花的錢也就這麼多,因此我們勢必得減少一些開銷才不會赤字。為了對抗高通膨,省錢是必要的,為了知道自己的花錢狀況也得做基本的記帳。

想到要記帳省錢很討厭?不妨換個想法:我們是在用不同的方式體驗生活。

你說誰要體驗買不起東西的生活?不是這樣的。

你有玩過遊戲嗎?大部份的遊戲都有遊戲規則,我們必須在規則內達成一定的勝利條件。即使平常不玩遊戲的人應該也不難想像,像是俄羅斯方塊這種家喻戶曉的遊戲就是個好例子,我們必須不斷消掉一排一排的方塊達成高分。

只是一直消掉方塊有點無聊,沒有挑戰性?那就給自己一點限制吧!例如遊戲中的「棍子」就是幾乎不出現,那要怎麼玩下去?或者就是必須盡量累積到四排才一起消掉,要怎麼樣比較容易達成?如果方塊下落的速度增加,要怎麼樣比較不會失誤?

玩遊戲很多時候是因為有規則或限制才有趣,克服挑戰達成目標才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把對抗通膨當成生活中的一個遊戲,思考怎麼樣在預算的限制下規劃好支出,達成生活目標。

這遊戲很無聊嗎?想想這些年流行的日韓綜藝節目。

當年的企劃紅到變成 NDS 主機的遊戲

還記得冷蛋大學時有一陣子開始記帳,那時候覺得日本綜藝《黃金傳說》中的「用 10000 元過一個月」挑戰很有趣,於是利用記帳觀察自己的花費可以如何控制在一定數字以內,這個月飲食的部份佔了多少?會不會太多或太少?可以怎樣調整?

前幾年的韓綜《一日三餐》也有類似的企劃內容,看大家激發創意做出省錢料理就覺得很有趣,自己心血來潮花點巧思時還會想搭配節目中的背景音樂,彷彿我就是正在挑戰的主角。

重點是不要為了對抗通膨而覺得很辛苦,不要為了省錢而不斷做出犧牲,而是在生活中逐漸做出調整,找尋替代方案。

如果只是一直忍耐,可能會造成報復性消費 (就像疫情期間關在家很久,之後報復性出遊一樣),或者也可能只是習慣苦日子,沒有成長的動力造成惡性循環。

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與潛力,雖然有些事物不能省 (例如健康),但生活中有很多事可以用不同方式達成條件,或許我們能用其他比較低花費的事物滿足所需,或是以金錢之外的方式達成。


設計你的抗通膨體驗

為了避免在對抗通膨的不斷忍耐中迷失,甚至放棄嘗試,這裡有幾個體驗生活的小撇步。

在遊戲中有幾種常見的成就感,一種是在基本規則下過關、達成目標,此時會覺得自己「很棒、很厲害」。

另一種是雖然失敗了,但是下次挑戰克服了一些地方,比上次前進了一些,覺得「我進步了、成長了」。

還有一種是找到不一樣的過關途徑,甚至跳脫規則,找到遊戲設計失誤的地方,「哈!我可以這樣過!甚至比正常的過關方法更厲害!」

或者還能給自己訂定規則,「這遊戲我很熟了,我想試試如果加上這樣的限制能不能過關?」,「我想挑戰比別人更快、更順利地過關,感覺很帥」等等。

這些都可以當作抗通膨生活的嘗試目標。

基本規則就是「在預算內過好生活」,為了達成目標需要什麼呢?(例如簡單記帳?)

這個月超支了怎麼辦?沒關係,通膨不是一兩天的事,我們也不用一個月就砍掉所有花費,那只會讓人心灰意冷。

但是下個月我必須在買某些東西的時候小心一點點,一次給自己一個小的挑戰,然後看看自己比上個月做得更好的成果:「雖然花費降低了,但吃得東西還是足夠美味又營養!」

想想有沒有跳脫原有規則的方式?(當然前提是要合法)「我之前都這樣買菜,最近發現社區鄰居與里民會一起向小農團購耶!省掉了好多層通路批發商的成本,還拿到新鮮少農藥的菜!」

還有沒有可以嘗試的事呢?「這個月手搖飲喝了不少,我都喜歡喝鮮奶茶...能不能限制在一定預算內呢?」「嗯!乾脆去超市買鮮奶跟大罐的純茶飲或茶包,回家自己搭配,再拿個透明杯子裝飾一下,更有氣氛!」

其實有好多可以在抗通膨時做的嘗試,並不一定要犧牲生活品質。

東西變貴了,必須從過去的消費習慣中做出選擇?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找出更聰明的生活方式,或者可以藉機發現對自己來說更重要的是哪些事物。

希望這篇文章有帶給你一些面對通膨的勇氣與新的想法,接下來還有更進一步駕馭通膨的訣竅,不要錯過之後的文章喔!


延伸閱讀:

Re:從零開始的抗通膨生活

不要只是抗通膨,而是能發掘所愛

不要只是抗通膨,更要開展熱情

不要只是抗通膨,還可以累積勢能

不要只是抗通膨,要趁機彎道超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