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想當看月光的仙子嗎?今天我們談財富積蓄 |
冒險者,歡迎你回來!剛踏上理財之旅卻不知該如何開始的你,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要理解更多的知識與工具,然後趕快去尋寶。
沒錯,尋寶當然是需要基本工具的,而在這個世界冒險也需要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也就是說無論如何你需要一定的資金才方便開始。
在之前我們已經思考過要開始投資會需要先知道「每個月需要多少錢、能存多少」,而這個問題一般通常會透過記帳來找到答案。
但如果你記帳後發現根本存不了什麼錢開始投資,該怎麼辦呢?難道第一步就要放棄了嗎?
無法存錢?或許是順序錯了
這是幾乎所有理財教學都會提到的一個基本概念:「收入 - 儲蓄 = 支出」。如果你有一個想達成的存錢目標,那麼冷蛋建議開一個儲蓄專用的戶頭。在每次拿到薪水的時候,先將固定想要存的錢轉到儲蓄戶頭,剩下的錢才能在生活中花用。
為什麼要特地開另一個戶頭呢?因為我們了解人性,當你有一個方便拿出錢花費的地方,就不容易好好存下錢來。公式之所以不長成「收入 - 支出 = 儲蓄」也是同樣的理由,如果不先將收入的一部份事先轉存下來,就有可能在支出時不小心花掉。
理財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是「理解」,投資理財時常不免碰上很不符合人性的狀況,聰明的冒險者會知道不要輕易用意志力來對抗,而是設計一個較能克服障礙的方式,甚至利用自己的個性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覺得先存錢才能花費的習慣不容易達成嗎?之前冷蛋關於如何持續記帳的秘訣或許能幫得上忙,將關鍵字「記帳」換成「存錢」,背後的道理是一樣的!至於剩下的錢要如何支出,一樣可以透過記帳來做好分配,現在回頭看我們已經在學習記帳的關卡中提升自身能力了呢!
我想嘗試存錢公式,但我的收入是真的不夠
雖然按照上面的公式存錢的確是個重要的開始,不過許多來看理財文章的新手都是小資族、甚至剛出社會的小小資族吧?如果每個月先扣掉幾千塊,剩下的錢甚至沒有辦法好好吃飯,那就本末倒置了。
公式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我們把存錢公式修改一下吧:「收入 + 其他收入 - 合理儲蓄 = 夠好好生活的支出」這是冷蛋認為比較完整的儲蓄公式。如果你的收入還不足以存下足夠的錢,那麼除了節流之外,更重要的應該是開源。
這裡的「其他收入」可以是兼職、打工,但也可以是想辦法讓自己的本薪變得比目前更高,不管是在職進修、自學,有很多方式加強自己的能力。或許你不一定喜歡自己現在的工作,但是讓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也是一種投資,而且未必跟自己的工作有關才對。
要注意的是在想辦法增加收入時,仍然要顧好原來的收入和生活。除非你找到一個更適合你的未來目標,不然為了部分收入丟掉原來的基礎,很可能得不償失。
另外建議在找尋其他收入的時候要考慮「成長性、未來性」。舉例來說可能很多人會在下班時兼職外送員,收入也還不錯,並不是說外送員就不好,而是必須考慮到當外送員的風險、競爭人數、取代性、以及其他機會成本。要是短期內能賺到不少錢卻沒有計畫地花掉,那就沒有儲蓄的效果了;如果有其他能夠累積自身實力的選項,雖然暫時沒有立即的進帳但未來的固定收入會越來越高,甚至能持續到退休,或許會是更好的投資。
要有多少錢才能開始投資?
以投資股票之類的金融商品而言,的確需要一定程度的錢再開始會比較適合,否則光是手續費之類的就不划算了,這部分冷蛋會在之後的文章再介紹。
但是冷蛋一直強調「能投資的不只有錢」(而且這些其他財富都有機會轉換成錢),上一段其實已經給出答案了,當你的儲蓄率還不夠的時候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儲蓄夠多時也不該停止投資自己,兩邊同時進行才會更快達成目標)。
回到上一篇講過的記帳利用方式,請透過記帳把錢妥善分配在健康、成長、快樂上,這就是一種好的投資了。這篇會特別強調讓自己成長:你可以花 (適當的) 錢學習讓自身能力更強,也可以花點錢買到好的體驗,讓自己的想像力和視野更高更廣,也當作未來努力的目標。
實際上沒有錢也可能投資,有些學習是不花錢的:去圖書館讀書、上學校開放的免費課程、固定來冷蛋的理財藏寶圖學一些理財知識 (文章最後了讓冷蛋自肥一下) …
最後,如果你真的很想訂一個用來投資的儲蓄目標,一般來說大家都會講「先努力存到第一桶金」。這個目標對剛出社會的小資族或許有點挑戰,但是誰說一定要一次存到一桶呢?請先以存「半桶金」、「第一杯金」為目標開始吧!說不定不知不覺就會越來越接近目的地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