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8日 星期一

三個步驟,計算自己需要多少退休金 (下)

 

退休金數字好大,真的存得到嗎?這篇文章分析給你聽!

上一篇文章冷蛋分享了要如何計算自己需要的退休金,透過記帳和參考一般人的退休生活花費,搭配由 4% 法則反推的數字計算,最後再加上通膨估計,就可以得到一個理論數字。

當有了一個明確的數字時,我們就可以好好根據目標擬定策略,最終達成自身財務目標,不管是退休金或是其他理財目標,都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思考規劃。

但是上篇文章當我們看到估計出來的數字時,實在是有些震驚了...

由於分享方法時使用的案例是以一般小資族的生活費來估計,應該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看到一個上千萬的數字,讓人不禁懷疑人生,一輩子真的有可能賺這麼多嗎?

這篇文章冷蛋將延續之前的案例繼續思考,看看我們有沒有機會達成看起來嚇人的數字,或者可以怎樣調整目標,讓自己能繼續踏出下一步。


累積資產的要素

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需要「夠濕的雪」和「足夠長的坡道」。(Life is like a snowball. The important thing is finding wet snow and a really long hill.)

他指的就是要達成一個財務目標所需要的要素:「報酬率 (夠濕)」、「資金 (雪)」及「時間 (坡道)」,缺一不可。

一般大眾投資時最在意的只有「報酬率」,最好能像巴菲特一樣一年賺個 20%,甚至這幾年流行當沖,好像沒有一秒鐘幾十萬上下就不叫做投資,殊不知那只是投機、不是投資,幾乎可說是九死一生 (或是 9.99 死 0.01 生) 的賭局。

實際上「資金」非常重要,要是我手上目前就有 1000 萬資金,那根據 4% 法則每年就可以有 40 萬左右的被動收入了!

但是會想投資的小資族,想必大多是沒有這麼多的資產才對,才會想靠投資「翻身」。

另外「時間」的重要性大家也應該都懂,看看我們上一篇的例子:1.03^30 = 2.427 左右,通膨怪獸可能讓數字在 30 年內變 2.5 倍,這就是嚇倒大家的源頭。

但是別忘了這就是複利的威力,要是能好好利用,一樣能讓資產在夠長的時間裡翻倍再翻倍。

例如股市的長期年化報酬率可能有近 10% (但是沒有 20%、而且未來表現未必如同過去),1.10^30 = 17.45 左右,30 年的堅持可能讓報酬變成 17 倍!(但單純買股票風險很大)

許多人也明白這點,但卻因為心急而在投資時犯險,結果卻欲速則不達。

因此,只要有夠大的雪球 (持續投入資金),並且雪球夠濕 (適當的報酬率),加上一段足夠長的坡道 (長時間複利),的確有可能達成看起來很大的目標財務數字!


計算所需的數字

上面介紹了影響資產累積的三大要素,有了這些,我們就可以估計要怎麼達成財務目標。這三個要素是相互影響的,可以互相推算。

例如我們可以先思考一年能投入多少錢投資、希望幾年後退休。以上篇文章的例子而言,我們可能需要累積大約 2500 萬,然後希望每個月投資 1 萬,30 年後退休。

看起來數字很大,那麼究竟有沒有機會達成呢?

這時候可以利用一個 IRR 公式 (Internal Rate of Return,中文叫內部報酬率) 做計算,這個部份比較數學,冷蛋會留到之後的文章再作介紹,這邊先繼續講概念。

冷蛋套公式計算的結果發現需要將近 11% 的年化報酬率,這告訴我們兩件事。

第一是所需的每年所需的報酬率太高了,那是絕大部份的人 (即使是專業人員) 都未必能達成的目標,硬要嘗試恐怕反而冒險過頭賠上大錢。

第二件事就是,我們可以調整一下雪球或坡道,例如改成 35 年退休 (重新計算後報酬率為 8.5%) 或是每個月投資增加到 2 萬 (計算後需要 7.2% 報酬率)。

有了這些數字以後,我們發現以 2500 萬的例子而言的確不易達成,那麼就可以回到上一篇文章的步驟,反思是不是真的需要每個月這麼多錢才能生活。

如果的確需要這麼多錢,那就必須每個月投入的資金多一點,或是更長一點的累積期間,幫助我們達成目標。

投資目標就是利用這樣反覆思考估計的方式,一步步算出所需的數字並擬定策略,接著按照策略實行和定期檢視調整。


想退休好難?到底能做什麼努力?

到此我們已經介紹完怎樣計算需要多少退休金了,但是還有一些冷蛋想分享的觀念。

首先是我們從上面的例子及計算過程學到不少東西。其中之一就是資產累積的三大因素:本金、報酬率、投資時間,想達成一項財務目標時,這三樣因素會相互影響。

本金越多、報酬率越高、投資時間越長,就有機會達到更大的財務目標。

但是這三項都有現實上的限制,我們先從報酬率說起。想要越高的報酬率風險就會越大,不但難以達成還會倒賠,因此報酬率只能在合理的數字內調整,不要妄想一飛沖天。

再來談談投資時間,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到複利效應威力強大,因此要是能累積個 40 年那雪球就有機會越滾越大。

但是由於身體及社會因素,退休前可投資的時間也不可能無止盡延長,而且許多人可能想要早早退休吧?但不累積個二三十年也很難有好的成效,所以投資時間也是一個限制較大的數字。

最後看看投資的本金,只要每個月投入金額越大,搭配正確投資方式就會有更好的成果。

雖然小資族工作前期薪水可能不高,但搭配正確的記帳及一些理財規劃,還是有可能每個月存下一點錢拿來投資。

跟前面兩個要素不同,投入多少本金並沒有上限,只要有能力靠自己賺到或存下更多錢,就能投入更多,這是唯一能靠努力改變的要素。

因此想要早點達成退休金累積,最能做的下一步行動就是「好好投資自己」。冷蛋指的不是為了賺錢而爆肝,而是想辦法讓自己有能力各方面都達成平衡,可以參考之前介紹過的實用理財法,幫助自己一邊顧好現在、同時放眼未來。

另一件我們學到的事情就是,2500 萬這種看起來很恐怖的範例數字,在我們的計算之下好像不是完全達不到的事!

雖然必要時需要拉長一點時間,但算起來會發現真的做得到,尤其是當每個月投入資金變多,達成率就更高。

這給了我們不少鼓舞,雖然沒辦法短期就中樂透財富自由,卻也不是「努力一點用都沒有」的狀態。

至於要如何努力讓每個月的錢變多,就是另外一個重要的功課了,冷蛋的部落格談多元理「才」,未來也會與大家分享更多這方面的心得,歡迎大家持續追蹤。


還有更多招數嗎?

最後告訴大家讓退休金更有機會達成的好消息。

雖然我們常常覺得年金很少、勞保快倒,但至少他們還是有一點點作用的。現在新的年金制度大多採取「個人專戶」的方式,不會受到「倒閉」的影響。

例如勞工的退休金其實分成「勞保」及「勞退」,後者是存到每個人的個人專戶,即使勞保倒閉也不受影響,還有「最低保證收益率」的設計,雖然金額不高,但多少可以協助負擔一點未來生活。

因此只要算算其他的搭配 (例如年金、勞退、商業保險),就有機會將退休金目標數字微幅調降。再配上累積資產的三要素算算幾種不同的組合,就能選出最適合的,並將其他的方案當作備案,定期檢視調整。

另外一個方式就是「不要完全退休」,雖然許多人都「想退休」,但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自己討厭的可能只是「所有時間都不能做自己,還要被公司控制」。

只要讓自己還有能力做一點兼職,每天不要太累賺些零用金,剩下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幸運的話做個想做的兼職更好,甚至可以與人交流、累積成就感)。

這麼一來也可以下調退休金目標,而且這樣的好處在於,當時的薪水一定會某種程度符合當時物價,可說是相當划算。

文章要結束了,下一步該做什麼?

一方面可以繼續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早日開始正確的投資,拉長投資期間讓雪球滾得更大。

另一方面請在本業 (或副業) 好好努力,不要小看自己。當我們只是個每月薪水 3~4 萬的小資族,那麼我們的成長幅度很可能超越股市的報酬率,既然要投資,當然是投資風險低又報酬高的資產,那絕對不會是股市,想得到他,請去找一面鏡子。

我們下篇文章見囉!


註:關於內部報酬率公式,你可以使用 Excel 來列出數字套用公式,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許多退休計算機,但為了學習投資,請嘗試理解這個公式。這可以讓自己離財務自由更接近一點,也能藉此分辨一些自稱達人的老師避免受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