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

財富的多種形式

 

一億怎麼夠?我要二十億!

我想要開始理財,但是要從哪一種東西開始投資呢?股票、期貨、還是買黃金?

之前的文章,冷蛋說明了這些只是理財的其中一個面向,也稍微提到了一個人身上的財富其實同時以多種形式存在,這邊我們再舉一些更具體的例子:

在沒有貨幣之前,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拿自己的物品換取所需的食物、工具,自己的物品當然就是一種財富;在現代社會中仍然有些社群會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換取所需,例如二手物品社團;在西元兩千年後的社會,甚至有部落客利用迴紋針換到房子的新聞。

在許多國家發行自己貨幣的現代,你可以使用新台幣兌換美金、日幣,在不同的地方或時機使用,人們很自然地花這些不同樣貌的「錢」。在各種虛擬貨幣及支付方式百花齊放的今日,人們消費時常常連實體貨幣都不需要準備,只要刷卡、轉帳、電子支付,就可以輕易買到你要的產品或服務。

在投資時現代人也有各種選擇:股票、債券、基金、ETF、黃金、外匯、期貨、選擇權...各種基本投資產品及衍生性商品任人挑選,許多人懷抱著發大財的夢想,「不管是哪種都好,只要能讓我賺到錢」,這些當然也都是財富的不同形式。


更宏觀的財富定義


前面雖然似乎提到了很多種「財」,但是其實只代表了其中一大類:物質財富。實際上一個人身上的財富有更多,一些書上或比較認真專業的財務顧問會告訴你不同形式的分類,例如有人將財富分為四類:金錢 (金融財富)、地位 (社會財富)、自由 (時間財富)、健康 (身體財富)。有些人從不同的觀點做分類,或是細分為更多類,例如在投資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簡單將一個人的資產分為兩大類:人力資本 (Human Capital) 和 財務資本 (Financial Capital),再從這兩大類開始繼續細分,其中財務資本就是文章一開始提到的「錢、資產」,而人力資本可能包括「勞動力、專業能力」和更多其他面向的資產。雖然每個人可能有自己不同的分類方式,但重點是要先意識到「一個人的財富不是只有錢」。


可是我就是想賺錢才來看理財文章


網路上近年來有了許多「負能量」流行語及梗圖,或許是從「每天來點負能量」紅起來的時期開始越來越流行、也開始重視心理的不同面向吧?下面這句你很可能聽過:「我上班就是為了錢,不要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你會點進這篇文章表示你可能很希望財富自由早早退休,雖然這未必是一件容易達成的事,我們就姑且以發大財當目標吧!

既然想要發大財,那你就更不應該只注重在物質財富上了,為什麼?因為其他形式的財富也能透過不同的方式轉換成錢啊!既然想要更多財產,只透過其中一種分類去獲取人生所有財富可能的幾分之一,這樣不是幾乎注定比從更多來源賺錢虧嗎?更何況如果一開始沒有資本,要如何透過投資賺到被動收入呢?另外之前的文章也提過,我們要的其實不是錢,是安穩及快樂的生活,下面這兩句鄉民流行語你或許也有印象:「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抱歉了錢錢,但我真的需要那個酷東西」。如果有其他機會或管道能夠換取到你喜歡的「酷東西」或是從其他方式獲取快樂,也許就不用花到這麼多錢,感覺 CP 值 (性價比) 更高啊!

當在社群網路上看到許多有趣的圖片、影片或是專業的文章,許多人會說作者「真有才」、「浪費才能 (把專業及時間拿來花在看似不重要的地方)」,這正代表了大家或多或少了解一個人的非物質資產,是有機會及方法換成另一種物質或非物質資產的,就像新台幣能用某種方式換成美金一樣可行。我們只是需要透過理解自己有多少可能性,就很可能一口氣將單純急著想投資的資本擴大為好幾倍,如此一來想達成自身的財富自由就更有機會了!

希望看了這篇文章的朋友能理解財富的更多可能,之後的文章冷蛋會嘗試準備理財路上的一些尋寶工具,也從各種資產分類開始出發建立多條路徑的藏寶圖,一步步開始挖掘屬於自己的寶藏。如果你覺得看了冷蛋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給我鼓勵及分享,讓冷蛋有更多的動力繼續寫下去。之後也請繼續 follow 我的部落格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