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個人的心得文章,歡迎大家隨意看看。 |
今天 (2022/03/06) 冷蛋聽了一場合唱音樂會,是大學時期社團的指導老師帶的團,也有一些以前大學團的團員在台上演出。
冷蛋在大學時期參加了校內合唱團,並且待了滿長一段時間,一直到出社會工作後都還會找機會回去唱唱歌,那是一段非常重要也收穫滿滿的時光。
這是《理財沒關係?》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就讓冷蛋隨意分享這場音樂會的一些心得,也順便在連續的理財文章中適時放鬆一下。
延期的年度音樂會
在進入音樂的心得之前,其實冷蛋在精美的節目單上發現一件事:這是煦豐蒔光合唱團「2021 年度公演」。
這是一場本來在去年就要辦的演出。
因為去年 Covid-19 疫情嚴重,台灣經歷了幾個月的三級警戒時期,那個時候別說音樂會演出了,許多人連出門工作都擔心受怕,各行各業有諸多限制。
不僅是無法演出,就連練唱都是一件很艱辛的任務,必須利用遠端的方式進行各種練唱相關事項,更多的藝術團體撐不下去就此解散,即使是繼續支撐下去的團體,活動也各種取消延期,面對不知道要堅持多久的高度不確定。
這也是冷蛋選擇了在疫情相對穩定的今天戴著口罩參加音樂會的理由之一。
尤其是在這個時期,國際動盪不安。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牽動全球,國際由於長期疫情影響造成經濟上的通膨危機,雖然台灣疫情穩定但世界的許多地方狀況依然很嚴重。
能在今天踏出家門聽場音樂會滋潤心靈,這是多麼幸福可貴的一件事!冷蛋的部落格談理財,但今天的體驗就算有錢也未必能買到。
印象深刻的一些內容
來寫點這場音樂會令我感受最深的一些內容。首先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合唱團」距離大家有點遙遠,聽起來就是一堆「英文」、「唱詩歌」,感覺並不通俗有趣。
但今天的音樂會是一場全華文曲目的演出,整場都是客語、台語、中文。內容雖然包含部份詩歌,但整體更偏向鄉土,談記憶、談懷念、談愛,在不安的全球氛圍中帶來親切,給人力量。
上半場〈榮耀的日光〉一曲正適合目前的現況。台灣在全球發生各種嚴重問題的這幾年,雖然不是完全不受影響,但這塊土地彷彿受到上帝的恩賜祝福,跟許多國家的現狀相比就像個世外桃源,呼應上面我描寫的感受。
而上半場令我印象最深的曲子是〈水路〉(作詞、曲/陳永淘,編曲/林孟慧) 這首客家歌。這首曲子並沒有什麼高潮迭起、磅礡氣勢,卻如其名像水一般,在心中潺潺流動。
在動盪的世界、複雜的社會中,每天為了生活必須面對許多繁忙,〈水路〉這樣的曲子,雖然簡單純樸,卻能洗滌心靈。
很喜歡曲子裡混聲四部的男女輪唱,那是描述數百年前在水邊生活的日常唱和,也如同客家人在山上採茶唱山歌,生活單純、沒有紛爭。
幾百年前的先民早早存在,雖然生活模式跟現在天差地遠,但對土地、水源及人互相依賴且尊重的特點,是不是有哪些值得現在的我們學習呢?
下半場對我來說最特別的曲子則是〈秋天的詩〉(作詞/李敏勇,編曲/李品萱)。這首詩如其名描繪秋天的景色,而我喜歡的是無伴奏編曲的四部交錯,那種感覺就像是我用「聽」的方式「看」到了秋天的風景,是一種相當特別的體驗。
在歌曲之外最大的心得,大概是這場合唱音樂會的隊形了!十幾首歌裡面大概有一半的曲子隊形都不一樣,是我聽過及親身參與過的演出裡面換隊形最多的一次了。
冷蛋大學時在團內是男高音,仗著自己音樂基礎的一些小聰明,跑遍各個聲部。不僅幫女高音一起唱主旋律、幫男低音找音、還跑去女中音看那些夾在中間的音怎麼抓,甚至連伴奏我都客串過。
很感謝當年指揮老師沒有真的把我抓去鞭數十的包容 (笑),不過也因此我更了解不同的聲部相互交錯的影響,演出時的不同隊形也讓各首曲目交織出特別的聲響表現,對台上的大家和台下的聽眾都能聽到一些不一樣的音樂呈現。
來點特別的發想
身為廣義理財部落格,這裡也做一點不一樣的發想心得。這一大段跟本場音樂會沒有直接相關,是以冷蛋過去參加合唱團自身學到的經驗出發。
首先,合唱團中的每一部都不可或缺。雖然一般大眾可能認識不深,會開玩笑地說 Bass (男低音) 聲音很低聽不到、Alto (女中音) 都沒有存在感(QQ),但他們其實非常重要。
今天的音樂會有好幾首輪唱或四部交錯的曲子,後面還有一首最後結尾很低的 bass 低音,雖然聲音不大但我聽到了 (也感謝場地的反響回饋,在三樓聽滿清楚的),當下就覺得整個和聲完整了。
關於理財這件事,就跟合唱一樣,應該要有完整的配置。
前幾年市場多頭,許多人便忘了風險只想買高報酬資產,但看看最近疫情造成的通膨,以及突然就影響世界的戰爭,對市場造成了難以預料的衝擊。
好的投資方式不能說有些資產看起來不會賺錢 (聽不到?沒存在感?) 就移掉,他們是用來控制風險的根基,少了這些整體就會很不穩,一旦遇上各種狀況很容易出事。
另外,一場音樂會的表現還有更多常被忽略及不可預測的影響:場地的聲音迴響、舞台監督及主持人、當天空調狀態、甚至觀眾的表現...,有經驗的合唱團透過場勘、過去經驗、事前建立 SOP 去避免各種可能的狀況。
這是我從過去的社團經驗中學到的事。而在投資時很多人也常忽略已知及未知的風險,有正確觀念的投資人懂得風險管理,透過各種方式讓自己的投資計劃不被短期的問題打亂。
我們應該學習過往歷史的諸多經驗,但也要有未來難以預測的務實心態,建立起面對未知挑戰的心態及防護網,才能在臨時發生狀況的時候更能應對。
還有一件想分享的事:一個合唱團整體的表現容易受到「最不同的個體表現」影響。只要有人走音、穿著動作、臉部表情跟別人不同,在台上會非常明顯。聽眾很容易看到聽到,也會影響聽眾對整場音樂會的感受。
冷蛋過去就曾經因為沒有持續練習,導致自己的聲音融不進整個團的經驗,那也是一次寶貴的教訓。
這樣的特性也與投資理財相似:許多人很在意自己能不能像巴菲特靠股票一年賺個 20%,但卻常忽略其他方面的重要,例如不好好累積自身工作能力,因此難以擴大本金。
想想看,要是一個月只能投資 3000 元,那即使年報酬率 20%,資產累積速度也遠不及每個月能投資 20000 元報酬率 5% 的人,這就是理財中容易影響整體表現的「最弱項」。
要是看到更廣的層面,會發現沒有好好過生活、身體不健康...這些都是自身最差的表現,即使有錢也是「窮到只剩下錢」,而很多東西是錢換不到的 (例如某些病痛、一夜好眠...)
蹽溪過嶺,沿路唱歌
用投資這個字眼有點勢利,但其實我想表達的是世上有很多事比讀書考試賺大錢更重要。當初會加入合唱團就是因為本身很喜歡合唱音樂,也想走出去和朋友一起交流興趣。
而在合唱中,我學到的是一個團隊的力量,一起用不同形式 (音樂分部、事務分工) 朝同一個目標努力的感動 (不論是演出或單純是聽到彼此的共鳴),這些都是一個人做不到的。
學到這些對我有沒有幫助呢?或許有也或許沒有,在出社會後我認為在面對人生的思考應該有受到過去社團經驗的一些啟發,即使沒有,過去與大家一起歡唱的日子也是我最寶貴的回憶。
冷蛋的答案是:我們真正要的不是錢,而是想要快樂、自由、富足的人生,就像部落格起初分享為什麼要理財背後的原因。
要是一件事情、一個興趣、甚至一種工作本身就能帶給我們一些快樂、成就感或個人重要價值,這些才是生命中真正的財富。
那麼就算途中遇到一些困境,碰到一些無聊,我們也會努力堅持、嘗試克服。
這些真正重要的目標會如同今日下半場最後的曲子〈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即使那裡本來沒有路。
「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這是今天的音樂會帶給最近的我最棒的啟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