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將幸運分享出去,期望讓更多人不再需要「靠幸運」投資。 |
投資是靠努力還是靠運氣呢?
這個開頭問題和前一篇文章一模一樣,過去冷蛋也曾經以為必須「努力學習」投資技巧、累積經驗、培養「盤感」,在市場中偶爾賺錢、有時賠錢,付出一筆為數可觀的「學費」。
我錯了。
自從在眼花撩亂的投資世界中,「幸運」發現那些技巧在長期實證都站不住腳,我選擇了簡單樸實的另一種投資方式。
說自己幸運,是因為我在開始學習投資不久,就在網路上發現過去很少聽聞的重要觀念,大概省下了半輩子的學費。
但市場上大部份賣投資商品與策略的人,不曾好好介紹那些實證有效、可成功複製,勝過大多數其他策略的投資關鍵字。
因此,我的投資旅途,靠了很大的運氣,現在也想把運氣持續分享出去。
他們還隱藏什麼?
前一篇文章,冷蛋分享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幸運關鍵字,以及一些與關鍵字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投資有興趣的朋友能夠透過關鍵字發現真實,找到一條不會掉入陷阱的道路。
但台灣的投資大環境充滿陷阱,有更多幸運關鍵字被隱藏起來,這裡我想繼續分享該注意的眉角。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指標,我想是投資成本。
很多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能賺多少」,見過世面的老手可能知道要「注意風險」,新手至少也都聽過「投資一定有風險」的廣告詞,比誰念得快。
但不少人常常忽略「成本」,畢竟廣告詞不會念「投資一定有成本,基金投資有高額內扣,申購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許多人可能想著「要是能大賺,那扣點成本不算什麼吧?」
有時候,甚至連公開說明書,都不會提到投資成本名目的完整細節,這是他們隱藏的資訊。
偏偏就是這些投資成本,決定了許多人的長期投資績效。
其中一種重要的投資成本,是俗稱「手續費」、實則是「佣金」的外顯成本。
在國外有普遍存在的「免佣基金」,翻成大家好懂的說法就是「免費、不收手續費」,這已經是許多人自然的選擇,但這項事實在台灣被藏起來了。
台灣投資人大多不知道「原來手續費免費是理所當然」,券商號稱打五折還要謝主隆恩,甚至得要私下找業務「爭取更高折扣」。
還有更多重要的投資成本,包括巧立各種名目的一次性與持續性費用,尤其是高額的「內扣費用」,直接從投資人的帳戶扣錢,消失得不知不覺。
這些內扣費用跟國外比,常常還貴上 10 倍甚至 30 倍不止,但績效卻往往與費用率成反比,這件事實通常也不可能在專員口中聽到,是被隱藏的關鍵資訊。
他們最愛推銷什麼?
在這三篇系列文的第一篇開頭,冷蛋由於閱讀了綠角的一篇文章《日常生活支出由高股息 ETF 支應的幸福》,開始有了一系列的感觸與分享。
這裡有個聽起來很「幸福」的關鍵字:高股息 ETF。
問題是,是誰的幸福?主動交出鉅額退休金的人是誰?能累積鉅額退休金、提早退休的人又是誰?是購買投資商品的我們,還是...?
「高股息」在台灣近幾年成為投資界的流行,攤開今年規模前幾名的 ETF,除了眾人熟知、追蹤台灣 50 指數的 0050 與 006208 兩支以外,幾乎都被高股息 ETF 包辦了。
我想到今年上半年,號稱將「股神」與「股息」結合的 ETF,未上市先轟動,新聞台照三餐「報導」、社群媒體四處「廣告」、還結合未必有投資專業的網紅宣傳。
連平常不投資的人都會整天看到「高股息」「ETF」,彷彿這兩個關鍵字就是投資成功的組合,買下去就可以「領股息」,靠被動收入支應生活支出,真的太幸福了!
這種能讓所有投資人一起擺脫工作變富有、世界大同的基金,應該得諾貝爾和平獎吧?
但是,鋪天蓋地打廣告是要花大錢的,券商為何願意付出如此高的宣傳成本呢?
回顧前面的文章,他們沒說的、沒教的、隱藏的那些資訊,是否會將高額宣傳成本連本帶利討回去?我想是會的。
看到廣告宣傳 ETF 而搶進卡位,是一種市場擇時;選擇高股息策略、而非追蹤指數的指數化 ETF,長期幾乎沒有贏過大盤的可能;策略型 ETF 的費用率,通常比指數型高很多。
還有沒說的事實:「高股息」未必等於「很多利息」,仍然要看本金而定,而且高股息策略常常表示不繼續投入公司發展,甚至為了發股息殺雞取卵,不利長期本金成長。
這麼一來,還真的是很有機會「連本帶利」賠回去。
在國外,ETF 起初有很大部份是為了做指數化投資而發展起來,國外也不盛行「高股息」的概念,但到了台灣,許多 ETF 已經被業者變形包裝了。
他們認真推銷,但不告訴投資人,這種類型的商品很可能持續侵蝕總資產,很多人卻因為不夠幸運,缺少關鍵資訊,只能把大部份的錢送給業者,任人花用。
業者很幸運,很幸福。
投資不只靠幸運
連續幾篇文章,冷蛋分享了自己投資旅程中的小幸運,讓人不會賠上 30% 未來的關鍵資訊,真的太幸運了。
這裡再做個整理,把經過大量研究統計,卻被隱藏的投資關鍵事實列出來:
1. 避免擇時進出 (市場擇時,Market Timing):沒有人能長期成功,無法複製,只有少數倖存者偏差的案例;
2. 認識指數化投資 (Indexing):簡單樸實,勝過絕大多數專業投資者的投資方式,人人可複製,搭配適當的資產配置與執行,長期有高機率達成財務目標;
3. 計較投資成本:「手續費/佣金」、「內扣總開銷」、各類名目費用、雜費與稅金,只要成本越高,績效就會越低,如果有 8% 收益但付出 2% 成本,就是 25% 總資產的減損;
4. 小心高股息策略:業界最愛推銷的其中一類基金,很有機會捨本逐末、殺雞取卵,長期總報酬經常遠低於對映的指數,相當於送幸福給業者花用;
5. 思考利益衝突:投資得「靠幸運」取得關鍵資訊的原因,其實是太龐大的利益衝突,加上不良的制度設計所造成,上面的關鍵事實會造成業者的大量利益消失,因此投資時必須時常思考他們「沒說什麼」、「對誰有利」?
最後再回到開頭的問題:投資是靠努力還是靠運氣呢?
其實我們投資人需要很努力。
不是努力研究技巧、磨練經驗,而是很努力在滿是陷阱的投資環境中求生存,努力發掘有長期實證的真實,努力思考與其他投資者及業者的利益衝突,努力不被各種合法詐騙蠶食鯨吞自己的未來。
文章要結束了,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自行查詢上述關鍵事實的更多資訊,這是幸運之後必要的努力,也請幫我分享給更多朋友,希望有機會逐漸讓這些事實成為投資常識。
相關閱讀:
投資要有多幸運,才不會主動交出鉅額退休金?(下) (本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