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3日 星期日

不要只是抗通膨,還可以累積勢能

高通膨對生活造成了一些改變,但或許也是個機會?

面對這兩年的高通膨,萬物齊漲但薪水沒漲,存款似乎越來越少,感覺通膨只會不斷吃掉我們的資產,讓人對未來感到焦慮,看不到曙光。

短期而言,我們的金錢資產的確被侵蝕了不少,這是無法避免的,物價就是變貴了,要花更多錢才能買到跟之前一樣的東西,剩下的錢當然變少,這是數學定律。

這也是為什麼剛開始理財的時候需要先存一筆緊急預備金,如此一來才能在必要的時候應急,不但能度過開銷危機,還有穩定心情的效果,更能避免不理智的行動和不被趁人之危。

但是通膨只會減損個人資產嗎?冷蛋認為如果我們進一步思考並做出合適的行動,通膨其實是個累積個人資產與「勢能」的好時機!

聽起來很神奇嗎?歡迎繼續閱讀下去,聽聽我的觀點。


將「限制」化作能量

通膨減少了我們手上錢的價值,但並沒有減少我們自身的能力與價值,高通膨反而是我們專注思考與探索的時機。

與其不斷想著「減少」,不如換個想法:通膨「限制」了我們可以隨意使用的外在資源。

這有什麼差別呢?老實說人最不喜歡被「限制」了,別人告訴我們要怎麼做,我們有時偏偏不太想照著他們的說法,更想要反其道而行。

這是有科學實證的,人們天生需要自由與自主權,當我們被別人「限制」只能花這麼多錢時,會有一種討厭的感覺,搞不好反而想花更多。

你可能覺得這不是更糟了嗎?

沒錯,但如果這是我們自己思考後的選擇,就會比較願意努力達成,因此要想著「我們給自己挑戰」,而不是「被別人限制」。為此我們可以嘗試記帳,並規畫出自己設定好的預算。

而且我們可以再換個想法,不是「限制只能花這麼多」,而是「挑戰要用這麼多錢達成足夠的目標」。

外在資源比較吃緊,但還是要達成目標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這時我們會開始思考「錢」以外的資源。

當其中一部份被限制,我們會更專注在其他部份,發揮過去不曾發覺的潛力。視覺有障礙的朋友耳朵總是特別靈敏,雙手不方便的朋友口足也能畫出好作品。

金錢有限?但我們自身並沒有被限制,運用創意思考找出不花錢也能達成的好點子。

限制還能讓我們找到「真正熱愛」的事物。這幾年 Covid-19 疫情讓大家都有被限制待在家裡的經驗,許多人因為「太無聊了」開始在家彈吉他、練習做菜、製作手工藝、看書、拍照做影片...

結果新聞中看到好多因為在家沒事自學而磨出興趣,甚至技術發光發熱讓眾人驚嘆的例子。這些案例都是一般人,就跟我們一樣,只要我們利用限制專注探索,就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熱情。

在金錢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渴望擁有的事物,那可能是尋找熱情的出發點。關於發展熱情的思考,我的上一篇文章也有更完整的思考流程,歡迎參考。


利用通膨與升息的特性

上面一段、以及之前的幾篇文章,冷蛋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不要只想著通膨表面帶來的影響,以及不要只是被動地被影響,只能用忍耐的方式對抗通膨。

我試著從各方面去思考理解通膨的「特性」,以及我們能如何「利用」這些特性,將乍看之下不利的條件轉化成對我們有利的「機會」。

想想看通膨有什麼特性?你可能覺得物價上漲,買什麼都變貴了。但不要只到這裡就停止思考,而是繼續想想,這樣子的特性有沒有辦法拿來利用呢?

東西變貴了,那表示賣東西的人拿到的錢變多囉?雖然扣掉背後成本可能沒有多賺,而且通膨本身造成錢的價值變薄了,但至少拿到的「數字」上調了。

那麼我們能不能不要只是買東西,也嘗試「賣一點東西」呢?這樣就多少可以利用通膨,拿到符合通膨數字的部份收入。

萬物齊漲只有薪水不漲?自己賣的東西自己就是老闆,總可以合理地調整價格吧!

你可能覺得我只是一般上班族,可以賣什麼呢?

商人大多也是一般上班族啊!只要是自己有辦法提供的任何事物、服務,在合法的情況下都可以用來交易。

即使沒有真的「做生意」,家裡總可能有一些平時用不到的二手物品,可以拿來轉賣給別人。而且你會發現這也符合通膨的特性!

因為物價高漲、新品可能很貴,在通膨期間可能有更多人對品質還可以的二手的物品有興趣。我們可以趁機出清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在斷捨離的同時還能換到一些可以運用的資金。

另外,如果大家有看最近的新聞,很可能也注意到了:各國政府面對高通膨,通常會使用「升息」的策略來應對,因此我們也可以好好利用這個特性。

在升息時,銀行定存的利率較高,幾乎沒有風險又可以稍微抗通膨,我們藉由各種方法省下或賺到的錢,可以在此時放入銀行定存,這是即使沒有什麼投資經驗的人也能做到的事。

不過這邊有兩個小提醒,一個是最近銀行也隨著大環境調整政策,推出許多「高利」定存方案吸引客戶,大家在做定存時記得先研究一下內容。

尤其是有許多複雜規則、外幣定存、儲蓄險之類的方案,可能會讓你賺一點利息卻賠了匯差,或是用一個誘人的數字讓客戶心動,實際上精算後的年化報酬率甚至不到 1%,建議投入資金前先詢問比較有相關知識的朋友,或是上網詢問更多更多網友的看法。

另一個則是即使做定存,利率也很難追上通膨的幅度,建議還是要開始學習一點基礎投資理財,讓自己開始有更廣的知識與能力可以做選擇。


累積勢能,蓄勢待發

經由幾篇探討通膨的文章一路思考,我們發現了危機就是轉機,由於通膨時期可以花用的資金受到更大的限制,正是練習記帳、規劃預算、設計生活體驗的時機。

與此同時,由於必須在有限資源中做取捨,也是讓我們從中找到自己「最重要事物」的好機會,進一步還可以發掘自己的熱情所在,並投入熱情享受生活,反過來利用通膨對抗通膨。

也因為通膨的特性,我們在財務上也適合趁著此時斷捨離,開始存錢並養成基礎理財習慣,進一步加速累積資產。

在這段期間打造好自己的財務體質,才更有發展起來的空間及機會。

當然除了財務以外,同樣重要的事情就是「投資自己」,股神巴菲特也說這是抗通膨的最佳策略,「不會被偷走也不會被課稅」。

自己的能力是不受通膨影響的,只要我們能發展出自己擅長且市場有需求的技能,就能夠在任何時候交換到相應價值的金錢或其他資源。

網路上抗通膨的文章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告訴你這時候「該買」什麼投資商品,實際上也有一半以上是在推銷,如果搶著跟進購買,「從眾」的下場通常不只是對抗不了通膨。

另一類的文章就是引述「投資自己」的說法,但是卻很少詳細敘述「如何投資自己」,在不知如何開始又覺得辛苦的狀況下,很容易不了了之。

也因此冷蛋一連寫了好幾篇思考流程,和我們可以開始嘗試的行動,更實際地描述如何對抗與利用通膨,這才寫到要「投資自己」。

不管是記帳、設計挑戰、發掘熱情、針對通膨特性思考,這些其實全部都是短期就可以開始投資自己的行動,也能夠有效對抗通膨。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這些「投資自己」的行為不是在辛苦忍耐,而是自己為了過更好的生活而設計出的有趣目標,如此一來才能長期與通膨共存,進一步利用通膨累積勢能。

你還可以做出更多投資自己對抗通膨的行為:閱讀、上課、學習投資與其他技能、持續發展熱情、有規劃地享受生活...也定期來冷蛋的部落格充個電 (笑)

文章要結束了,接下來冷蛋還想告訴你如何利用通膨時期累積的能量,在未來彎道超車逆轉勝,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繼續追蹤我的文章!


延伸閱讀:

Re:從零開始的抗通膨生活

不要只是抗通膨,而是要設計體驗

不要只是抗通膨,而是能發掘所愛

不要只是抗通膨,更要開展熱情

不要只是抗通膨,要趁機彎道超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