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6日 星期日

不要只是抗通膨,更要開展熱情

 

生活中有什麼對你很重要的事物嗎?那或許是抗通膨的一把鑰匙!

前兩天美國又一次升息了三碼,股市下跌、薪水沒漲、物價卻高高在上。

冷蛋這週跟同事吃午餐一起買了飲料,驚覺「怎麼又漲了五塊」,大家提到什麼都漲價時半開玩笑地說「該加薪了」,雖然是輕鬆地閒聊,背後卻是對大環境的無可奈何。

對於高物價高通膨,我們還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減少消費,降低物慾,感覺生活的樂趣與熱情都沒了。

但除此之外真的什麼都不能做嗎?

我倒覺得正因為是通膨時期,我們更需要開展自己的熱情。

如果你也正為高物價煩惱,不知道能做什麼,歡迎繼續閱讀文章,希望我的思考能對你有些幫助。


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物價上漲,在許多人心中看似百害而無一利,但其實或許有可以利用之處。

東西變貴了,買不起所有想要的,只能暫時犧牲其中幾樣,先買日常生活真正需要的。

當我們開始煩惱要如何省一點,其實同時也在告訴自己「什麼必要」、「什麼很重要」。「必要」與「重要」雖然很像,但還是有一些差別。

每個人都得飲食,因此對任何人來說吃東西都是「必要」的。

但是光是吃飯也有許多不同選擇,你可以選擇各種餐飲形式,或許藉此達到滿足口腹之慾、省錢、嘗鮮、慶祝、療癒等不同目的。

單就「必要性」來說,應該只要能用便宜高熱量的食物快速填飽肚子,盡量讓自己長時間維持不飢餓就好。

而什麼是重要的呢?例如「吃得健康」應該很重要,但每個人心中的「重要」可能不太一樣。有些人就是喜歡發掘各式各樣的美食,另一群人吃什麼不太重要,就是不能沒有手搖飲。

雖然這些未必是「必要」的,但生活中常有讓我們直到最後都難以割捨的「重要」事物。

高物價間接強迫我們必須做出選擇,一次又一次篩選刪減以後,或許就會發現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事物。

前一篇文章冷蛋有更詳細的思考脈絡,幫助大家從頭思考「能省卻不想省」的來龍去脈,接下來當我們找到對自己很重要,真正熱愛的事物,就可以展開下一步。


發展自己的熱愛

你有「就算犧牲別的東西也想要」的事物嗎?不一定是什麼很偉大的事,也許只是個小興趣,可以考慮從這裡開始當成發掘熱情的起點。

例如冷蛋喜歡玩遊戲,但身為小資族必須上班,也沒有無限制的錢可以都拿來買遊戲,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有沒有省錢甚至錢以外的達成方式?

首先透過記帳與控制預算,我可以在一定花費裡盡情享受自己喜歡的事物。(參考閱讀:兼顧存錢與多元投資的超實用理財法!)

為了要在預算內享受,我可能會考慮買二手遊戲片,或是把玩過的遊戲轉賣二手,我真正想要的不是「擁有」或「收藏」物品,不是要買來供著,而是要實際遊玩「體驗」。

好玩的遊戲很多,身為玩家當然會想要玩一些最棒最經典的作品,但我通常不會在新遊戲剛出的第一時間就下手,而是先放入觀察名單等待。

一方面可以聽聽別人的評價,也避免一些可能剛上市還有的問題,過一陣子以後或許會有特價,例如每年的特定節慶促銷期間能用更優惠的價格購入,在有限預算內可以玩到更多。

與此同時我也會好好享受之前用同樣方式累積下來,還沒玩完的好作品,熱愛遊戲不代表一定要跟風玩最新最流行的內容。

當然也不是都不能趕流行,有時就是有少數很想立刻玩到,或是能和朋友一起玩的遊戲,在預算內偶爾多花點錢支持自己最熱愛的事物,有何不可?用小部份金錢換取最大的滿足,這是 80/20 法則的實際應用,也是對抗通膨的妙招。

提到了朋友,也能進一步思考或許能利用共享的概念,與朋友交換著玩,不但省下不少預算還能同樂,或者也可以開團一起團購換取折扣。

除了省錢以外,還可以在喜歡的事物上創造更多價值,例如我可以寫遊戲攻略、分享自己的體驗心得、開實況和同好一起交流、推廣自己熱愛的遊戲等。這些行為或許不是以金錢的方式帶來回饋,卻是能夠免費獲得更多成就感的方法。

如果有著更強烈的熱情,甚至可以考慮投入專業,即使是天馬行空也行。喜歡玩遊戲?嘗試發掘背後的原因吧!

可以研究為什麼一款遊戲這麼吸引人,進一步思考如何製作好遊戲,或者能夠試玩很多遊戲並且將心得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針對一些有興趣的遊戲磨練厲害的遊玩技術,向大眾展現你的「遊戲專業」。

遊戲只是其中一項興趣?那也能嘗試把玩遊戲跟其他興趣與自身專業做結合,例如我的部落格文章就有一類是分享遊戲心得,並從中做一些理財相關的發想。

興趣能不能當飯吃?以前可能很難,但在這個逐漸注重個人發展與多元文化的社會,說不定真的能當成副業試試。


用熱情對抗通膨

聽冷蛋說了一大堆自己的例子與想法,但你不喜歡玩遊戲,而是喜歡買衣服或吃東西、旅遊、追劇,或是有其他自己更熱愛的事物?找出對你最重要的事物,想想自己的策略吧!

這跟抗通膨到底有什麼關係呢?我認為至少有三大好處。

第一是能夠將有限的資金花在自己最喜歡的事物上。我們當然希望金錢能夠滿足各種生活所需,但是當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如果能夠利用更有限的金錢達成一樣多的快樂,那不就是「抗通膨」實際的意義嗎?

不只是為了生活而忍耐,拚命省錢但不快樂,而是利用更聰明的消費,達成一樣甚至更好的生活品質。

第二個好處是鍛鍊自己的思考,逆勢成長。正是因為是自己熱愛的事物,我們更容易投入心力研究,思考要如何利用各種方式,即使預算有限仍然想要達到目標。

如此一來能夠激發自己的潛力,用自己過去想不到的方式做到,以抗通膨而言也就是如何省錢或不花錢來滿足需求、達成目標。(當然要是合法的策略喔!)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將自己的經驗與策略記錄下來。追隨熱情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勢必累積一些對自己甚至他人很有價值的事物。

上一段已經提到了,興趣在這年頭真的有機會當飯吃,如果有足夠的熱情、累積、與一些適時的幸運,說不定能當成副業為自己帶來一些收入,那當然也是對抗通膨的一大利器。

即使興趣本身無法變現,記錄下來的策略與學到的經驗也是很有價值的,以比較功利的角度來看,鑽研興趣時周遭的一切經歷都有可能成為能變現的潛在「資產」。

就算真的都無法賺錢也沒關係,追求熱情本身就會為自己帶來很多的體驗與成就感。這些非物質的感受難以量化,用錢也很難買到,但你說不定會發現某些花大錢想追求的感受就在其中,現在不太需要付錢也能免費獲得。

通膨澆熄許多人的熱情,但我們此時更需要用熱情對抗通膨!


真正的熱愛是「不可替代」的

文章差不多要結束了,這次針對通膨做出了不一樣的反思,發現我們可以好好利用通膨來找尋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並利用熱情對抗通膨。

但文章最後要提醒大家,真正熱愛的事物擁有「不可替代」性,甚至常常是「非物質性」的。

怎麼說呢?還是拿我愛玩的遊戲來舉例子吧!

「愛玩遊戲」其實只是最簡單的、表面上的目標,通常我們是從這裡開始更深入思考,追尋自己的熱情,「玩遊戲」本身或許仍然有辦法「被替代」。

愛玩遊戲真正的原因,或許是喜歡遊戲內容、有趣的創意、廣大的虛構世界、不被束縛的自由、真實世界無法給我們的某些事物、主角讓玩家自我投射、從遊戲中交朋友...背後有許多可能的理由,每個人或許都不同。

愛吃東西、喝飲料、追劇、看漫畫、旅遊、買衣服包包?這些也都只是表面上的熱愛,只是提示我們開始追尋熱情的參考起點,我們要思考的是「為什麼」喜歡,真正重要的通常是背後的理由。

從表面上的目標開始思考,追尋背後真正不可取代的事物,能讓我們跳脫用金錢才能買到想要的東西的陷阱,才能更有效地從根本對抗通膨。

你也正在煩惱如何對抗通膨嗎?從尋找自己的重要事物開始踏出一步吧!


延伸閱讀:

Re:從零開始的抗通膨生活

不要只是抗通膨,而是要設計體驗

不要只是抗通膨,而是能發掘所愛

不要只是抗通膨,還可以累積勢能

不要只是抗通膨,要趁機彎道超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