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如何預測市場漲跌?冷蛋秘訣大公開!(下)

 

市場裡大師何其多,哪個是真的?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

股市的漲跌該如何預測呢?上篇文章冷蛋介紹了用來分析的幾大類方法,但這些看似各有特色、照著做就能賺錢的方法卻各有各的問題。

問題就在於短期市場實在變化無常、難以預測,另外身為散戶我們實在太好欺負了,大戶及投顧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方式「收割」這些照著他們教的方法「操作」,期望一舉賺大錢的投資人。

有些朋友或許會覺得問題沒這麼嚴重,我們努力一點還是有機會勝過其他傻瓜,成為懂得適時進出市場的聰明人。

這篇文章冷蛋會從更多角度看待「預測漲跌」這個人人都想要的能力,也會大方分享我自己的方法。


人算不如眾算、更不如天算

這世界有成千上萬的投資人,每個人都不是笨蛋、每個人都想賺錢、每個人都很努力,看著大家都能查的指標、畫著大戶也會用的線圖、盯著別人也看得到的籌碼、聽著所有人都知道的消息。

冷蛋寫文章的期間,台灣正面臨 Covid-19 疫情的考驗,醫療量能緊繃、眾人兵荒馬亂。

而這些狀況其他國家過去兩年多也都在面對,整個世界被疫情搞得一團亂,當然經濟及股市也有受到影響。

全世界滿滿的投資人試著分析預測,不知道有誰看了什麼指標、用了什麼分析方法或聽到消息,說世界會有 Covid-19 的出現,要小心可能會跌?

如果有人知道 Covid-19 會憑空出現,那或許他會被仔細調查,是不是製造或釋放病毒的源頭。


上圖是 S&P 500 指數 2020 年初因為恐慌短短幾天跌了上千點,如果把圖的最右邊遮住,不知道要怎麼分析呢?當時的「暴跌」這些人躲過了嗎?(對歷史有點了解的,會知道那甚至還稱不上暴跌)

最右端看起來有一個小反彈,請問這時候應該逢低加碼嗎?還是不要接刀子會繼續暴跌?要先「現金為王」,等「穩一點」再進場呢?

Covid-19 從兩年多前一直持續到現在,還在對世界的各角落造成重大影響,股市應該也會很慘烈,尤其是 2020 年首當其衝。

當時疫苗還沒出現,以美國為例,失業率飆高、確診人數指數上升,各種指標數據都很危險,真的是前途堪慮,各家新聞及投資人也是這麼想的。

讓我們看看幾個當時的新聞感受一下氣氛。 ("美股動盪、現金為王", "全球投資罕見「無差別拋售」", "台股美股狂殺、黃金石油暴跌")

不知道這些分析消息,讓你有什麼感覺?2020 年是表現慘淡的一年。


嗯。看了上圖的確很慘淡,如果因為恐慌而沒有留在市場,就會錯過回漲、覺得又回到「現在是相對高點,最好等跌一點再進場」的狀態,然後繼續錯過一路漲了快兩年到歷史新高的行情。

再強調一次,Covid-19 疫情從當時到現在還在持續影響世界,這些擅長分析的投資者有預測到股市會在嚴重疫情的狀況下,突破所謂的相對高點漲到歷史新高嗎?

然後呢?看著趨勢線一路往上,都能畫一條直線了,疫苗也出來了,科技大頭又有新招,最近「元宇宙」概念大紅,眾人追捧,看來相關科技股又要漲了。


結果不知道是由於今年烏俄戰爭、美國聯準會升息、還是什麼其他原因,近日股市又開始大跌 (說過了,這稱不上暴跌),不知道努力分析的投資大師是否有先預測到,出清所有持股?接下來呢?會不會又像上面那樣反彈衝上新高?

上面的例子應該能讓一些朋友感受股市難以預測的一面,也許有時候會「分析」對 (或猜對),但是想要賺錢至少要「預測對兩次」,一次進場一次出場。

回到上圖看看 2020 年中到 2021 年底的表現,如果覺得太高想要停利「順利出場」,卻錯過更多漲幅,那到底算不算預測對呢?

想賺錢至少要對兩次,那想一直進進出出賺錢要對幾次?資金越大,一旦出錯就有可能讓報酬變得平庸、甚至踩中地雷大賠。

更別忘了上篇文章冷蛋提過的,用大家都懂的方式預測漲跌的小散戶,正適合拿來收割呢!想要預測市場有多危險,希望大家多少有點體會。


大師這麼多,要聽誰的?

對穿腸:「文章裡,龍不吟虎不嘯,小小冷蛋可笑可笑。」

冷蛋:「股市中,漲難預跌難估,問聲大師提防提防。」*

是的,冷蛋只是個業餘理財部落客,雖然努力地分享自身所學,但畢竟人微言輕,與其聽我的不如聽聽大師們的看法。

要聽哪個大師呢?XX達人?OO名師?還是***投顧執行長?###銀行副總?

我還是想從國內外都知道的真正大師開始聽,先來聽聽股神的吧!

股神巴菲特怎麼說?他說自己無法預測短期股市,也告訴大家避免擇時進出。

"People that think they can predict the short-term move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 or listen to other people who talk about (timing the market) — they are making a big mistake,"

看看上面的例子,2020 年初和最近的股市,眾人努力想預測並避開下跌,但巴菲特卻沒有這麼做,原來股神都做不到的事,訪間卻滿滿的老師宣稱自己能靠分析看到未來。

最近股神受訪時也剛好聊到,自己曾經沉迷於技術分析,後來發現是大錯特錯。

下次如果聽到哪位老師大談股神名言,卻教人技術分析,可得好好想想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再來看看葛拉漢,被稱為「價值投資之父」的他說自己在華爾街六十年,沒看過有人成功預測市場。

"If I have noticed anything over these 60 years on Wall Street, it is that people do not succeed in forecasting what`s going to happen to the stock market."

這位世界一流的大師真是太孤陋寡聞了,我在新聞上就看過好多分析達人,果然高手在民間...是嗎?

再來一位,指數基金之父約翰柏格說「單一證券的未來無法預期、即使是投資組合在短期內也不可預測」。

可是我們都看過有人短期賺大錢啊!這是怎麼回事?

大家應該聽過「倖存者偏差」吧?絕大部份試圖預測未來的投資者無法賺大錢,不只是浪費了許多時間精力,而且小賺小賠都還算是幸運的,總不會有上新聞的「賠錢大師」教你「我用這招預測,快速賠掉五百萬」。

好了!幾位世界級的大師告訴我們「不要試圖預測市場」、「不要擇時進出」,但是市面上還是滿滿的老師、新聞及券商很認真地教人要頻繁進出。

小小冷蛋選擇相信真正的大師,希望不會可笑可笑。


理財不藏寶!冷蛋的秘訣?

冷蛋的理財藏寶圖,今天不藏寶,公開自己的投資策略。話雖如此,一篇文章也沒有辦法把所有實作細節講出來,不過重要的大方向絕對不藏私。

花了快兩篇文章的篇幅講述「預測市場」的可行性,結論就是「市場難以預測」,那該怎麼辦?投資不就是必須知道什麼會漲嗎?不然怎麼賺錢?

其實不用預測未來,也有方法投資。首先我決定相信世界級大師的觀點,既然都說市場短期難以預測,那麼我的第一個策略就是做長線投資。

注意所謂的長線投資並不是指投資二十年,每天短進短出,而是盡可能降低買賣次數,長期持有適合的證券。

巴菲特也說過「如果不願意持有一檔股票十年,那連十分鐘都不要考慮。」

"If you don't feel comfortable owning a stock for 10 years, you shouldn't own it for 10 minutes."

冷蛋的第二個祕訣就是:既然無法預測未來,我就不試圖預測,而是建立「即使未來有變化,仍然能平安度過、持續成長」的投資組合。

這樣可以避過下跌嗎?不行。畢竟市場本來就有漲有跌,可能有高獲利就是因為有風險。

而這個「組合策略」可能會比許多朋友想得更廣。

在「投資金融產品」方面,需要學習正確的知識,這也是我在部落格持續分享的部份。

例如知道股票的本質獲利來源,即使不頻繁買賣也有預期報酬;理解債券是比較穩定的資產,買債券不該追求高報酬而是低風險。

接著建立符合自身風險承受度的「資產配置」,例如固定比例、不會變動的股債搭配,把雞蛋放在不同籃子分散風險。

另外隨時注意那些教你預測未來、擇時進出的話術,跟真正大師與專家的研究結果比起來誰才可信。

還有必須知道一般投資者與大部份金融機構有嚴重利益衝突,在接收資訊時要小心思考,交易時則要盡量壓低各種非必要費用。

最後更廣的部份則是持續投資自己,即使短期金融市場表現很差,但自己的成長可是不會被通膨吃掉的!

這裡的每一句話,拆開來都可以寫成好多篇文章,已經是濃縮過頭的秘訣了,可能沒辦法一口氣消化吧?文章也已經過長了,我打算在這裡收尾。

關於這些策略的細節,冷蛋會持續在部落格上撰文,將自己所學的心得分享給大家,歡迎繼續追蹤我的文章。


* 註:上句原出處為《唐伯虎點秋香》。這年頭寫文章還要想對仗句...當部落客還真辛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