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投資界的照妖鏡 — 認識指數

 

大家聽過「大麥克指數」嗎?這種打分數的概念在投資中很重要喔!

在投資尋寶的旅途中,我們認識了股票這種借力使力的投資方式,也開始研究要怎樣買股票賺錢,但事情好像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這天身為理財冒險家的你來到公會附近,思考著下一步應該怎麼走,是隨便接幾個新手任務練練膽量,還是去哪裡探聽好賺的小道消息。

遠遠你看見一位慢慢散著步的長者,認出是當初給剛開始冒險的你累積資產建議的前輩,因為他的指點,你才懂得在投資前先處理好風險,沒有後顧之憂地漸漸累積第一桶金。

你走過去向長者道謝。他和善地笑著:「呵呵呵...這沒什麼,分享經驗是我最快樂的事之一。你開始接任務了嗎?」

你告訴長者目前剛認識股票,還不太懂該怎麼做才容易賺錢。「我聽大家都說某幾個任務好賺,正考慮嘗試看看。長者見多識廣,還請您願意的話給我幾個任務關鍵字,我打算一邊練練膽量一邊賺點生活費。」

長者又笑了:「看來你還缺少一些基本功哪!要是聽大家說或是聽關鍵字就能賺錢,也不會有這麼多在投資中賠錢的冒險者了。」他看了看時間:「這樣吧!這次輪到你請我吃個漢堡,我給你個比任務關鍵字更有用的關鍵道具。」


什麼是指數

這篇文章冷蛋要介紹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指數 (Index)。什麼是指數呢?簡單來說就是對個有形或無形的東西打分數。

舉個例子來說,新聞每年會報導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人民過得開不開心,一些學者會利用某些指標來打分數,稱為「幸福指數」。

在醫學上為了比較容易描述一個人的疼痛程度,醫師也發展出「疼痛指數」或疼痛等級表,大家去做健康檢查時也有各種諸如「癌症指數」、「肥胖指數」等等的分數。

最近通貨膨脹、物價飆漲,大家一定也聽過物價指數,新聞中比較有趣的則是用大麥克的價格來衡量一個地區的生活水準,被稱為大麥克指數

回到我們關心的股市投資,在股市中的「指數」(stock index) 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就是用一個數字來幫股市的表現打分數,讓大眾可以了解目前股市的狀況以及變化。

那麼要怎麼打分數呢?專業的證券機構會針對一個國家、區域或產業之類股市的以特定統計方式來計算。

聽起來有點難懂?想想我們在學校考試的時候老師可能會說「這次段考,我們班數學科的平均分數是 82 分。」類似這樣的形式,這個平均分數就是計算來讓大家知道全班整體的表現。

有時候為了特別的目的,也可以做不同的加權計算。例如股市中的大公司可能對整體影響較大 (看看台積電對台灣整體股市的影響就很好懂了),所以考慮利用加權計算凸顯這樣的特性。

這樣的加權也很直觀,就像是在考高中或大學的時候,有些校系會特別在意英文或數學科,因此在分數上做加權來選出特別科目表現突出的學生。

目前台灣股市的「大盤指數」就是採用這類方法的「加權股價指數」,相信有稍微接觸股市的人應該整天聽到新聞報導「今天台股大盤上漲 XX 點,正式突破一萬 XX 點」,指的就是台股目前的「表現分數」。


指數的特性

我們看到的股市指數一般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是利用「符合挑選條件」的股票來反映一個類型的表現。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表示指數沒有把「不符合條件」的股票包含進去。「過去符合條件」的股票,沒有繼續達成條件的話,之後就不再被列入統計,改用其他符合條件的股票來計算。

台灣最有名的指數大概就是台灣50指數了,他的條件是「市值前 50 大的上市公司」,如果今天某家公司掉出了 50 名以外,就會改用升上來的公司替代。

這感覺有點像是每次在算平均分數時,拿「這次及格的人」的分數做加權計算 (不包含被「當掉」的),比較像前標、高標而不是均標。

由於這樣的特性,當股市指數的規則是追蹤大方向時,通常這樣的指數基本上會在他的規則上立於不敗之地。

所謂的「大方向」是例如追蹤全球股市表現、追蹤地區表現 (亞洲、歐洲、拉丁美洲...)、追蹤整個國家或追蹤一整個特定產業 (如科技股、金融股) 的指數等。

那「立於不敗之地」是什麼意思?

例如台灣 50 指數,追蹤台灣前 50 的大公司,又會把「不及格」的公司做替換,那表示即使這兩年因為某些原因起飛的「航運三雄」同學又因為某種原因成績暴跌 (然後被規則「當掉」),「台灣 50 指數」的成績還是相對穩定、屹立不搖。


指數的用途

上面介紹了指數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那麼指數可以拿來做什麼呢?

他可以拿來衡量市場整體的變化,例如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十年前不到 8000 點,現在卻超過 18000 點,十年年化報酬率超過 8%。

意思是之後的報酬率也那麼好嗎?不對,過去的成績不能用來預測未來漲跌,未來是看不準的,我們只能透過指數快速了解一個市場過去及現在的狀況。

既然指數的概念有點像加權平均,那麼可以判斷哪家公司的成績比指數好,然後就選下去嗎?

也不行,冷蛋之前已經聊過各種指標的預測能力了,很多人直覺可能覺得「選台積電就對了」、「選某某大公司一定成績比較好」,但其實未必。

台積電是班長,是護國神山,這兩年由於疫情影響半導體產業,因此更受到眾人注目,但不代表他一定考最好。

事實上如果去查資料,你會發現他去年 (2021) 漲了約 18%,但台灣 50 指數超過 19% ,而加權股價指數的成長超過 23% (這些指數還不包含配息再投入,未來會特別說明)。

也有人說「台積電不可能倒」,如果是這樣那「台灣 50 指數」因為立於不敗之地,就更不可能倒了。

不論是穩定度或是報酬,大盤指數長期都很可能贏過單一個股。而且有一個重要的事實:「指數是可以透過金融商品買賣的」!冷蛋會在最近的文章介紹。

因此 指數超重要的用途是「挑選正確的指數來當比較基準」 (而且是滿高的標準,要贏過它不容易),這是這篇文章最重要的概念,冷蛋希望你把他記下來。

不管你想怎麼嘗試投資,希望你能記住這件事,哪天覺得迷惘時回來想想這個概念。冷蛋也會在未來的文章持續介紹及強調這個概念。


長者的禮物

身為冒險者的你在一頓午餐之間聽了長者的一席話,雖然還有點似懂非懂,但至少認識了一個比小道消息更重要的關鍵字「指數」。

長者拿出了一面小鏡子贈送給你:「呵呵呵...這就是投資冒險世界的照妖鏡『指數之鏡』,搭配你的防身裝備,只要正確使用一定能有不錯的表現。」

你謝過長老,準備回去好好思索今日的收穫。離開前長老再次叮嚀:「我看你初來冒險血氣方剛,總是容易只想著財富而迷失方向,但只要別忘了手上那面鏡子,總有機會找到屬於你的財富的!」

你收起了這面重要的鏡子,踏上歸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