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基金是什麼?很多人可能弄錯了!(上)

買基金要先弄懂葫蘆裡賣什麼藥,才不會踩到陷阱賠錢。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相信大家都在廣告上聽過這句話吧?第一次聽的時候完全聽不懂在說什麼,因為速度實在太快了,後來大家應該可以比誰說得比較快 (笑)。

投資有風險理所當然,有賺有賠也人人掛在嘴邊,有沒有詳閱公開說明書...大概沒有吧?很多人只是「覺得會賺」就買下去了,不過說明書也是大家都懂的名詞。

那「基金」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路走來只先認識了股票,基金是另一種投資用的商品嗎?

今天就讓冷蛋介紹基金是什麼,如果你已經知道甚至買過基金了,那也歡迎留下來看看冷蛋的說法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我會告訴大家基金存在許多陷阱,要小心避開。

我們開始囉!


基金的基本概念

大部份人比較知道股票,我們就從這個起點開始思考吧!

假設今天小冷希望透過買股票賺錢,但是他不知道買哪家公司才會賺,他知道買個股會有風險,擔心看錯了會賠錢。

他想說「萬一只買一家公司,不小心就全賠了怎麼辦?」然後想到大家常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靈機一動:「啊哈!那我就多買幾家公司,這樣萬一其中一家公司賠了,也不會虧太慘,只要其他幾家公司上漲就好了!」

於是小冷很認真挑選公司,最後一共選出了 20 家公司,他覺得「這些公司看起來都前景看好,就算我不小心看錯 1/4,還有 15 家會漲啊!勝率很高。」

但是接下來小冷就碰上問題了:「呃...我一個小資族要怎麼同時買 20 家公司的股票,就算每家只買一張也要好幾萬塊,更別提裡面還有台積電這種股價很高的公司,20 家加起來就要上百萬了...」

俗話說「出外靠朋友」,小冷想到的方法是去找朋友們集資,他找了小蛋、小藏、小寶、小圖等死黨分享了他的計畫:「我們各出一些錢一起買吧!這樣可以分攤風險又能大家一起賺錢,各位覺得如何呢?」

上面的想法就是「基金」的概念了,其實跟股票有點像,就是「為了一個目標,眾人集資一起達成」,只是股票是集資開公司,基金則是集資來投資股票或其他有價證券。

當然,現代金融機構根據這樣的想法,開發出不同的「基金商品」,集合了更多投資人的錢一起去買某些他們「根據某種規則」挑選出的證券,投資人可以更專心在挑選自己想要的組合,不用費心實際操作及管理大量分散的證券。


一籃子雞蛋還是一堆雞蛋籃?

上面提到基金是「根據某種規則」挑選出的,那麼規則是什麼呢?

事實上規則隨人而定,可以有成千上萬種,只要你想得到、覺得有道理 (甚至沒道理),都有可能當成挑選證券的規則。

例如這兩年許多人認為晶片荒會讓某些產業受到影響,半導體業可能生意好到來不及出貨,可能就會有投信公司開發出「某某投信精選半導體高科技基金」,吸引有興趣的投資人來買。

或是常看到新聞報導說「印度神童又預言了什麼很準」,也可以研發一個「某某投信印度神童神準預言大趨勢基金」,看有沒有人想買單。

基金的原始概念是希望分散風險,但是根據不同規則,投資人買到的是一個裝著很多雞蛋 (證券) 的籃子,還是很多個籃子裡面各裝了一些雞蛋,就要特別注意了。

許多「不好」的基金其實跟個股比起來並沒有真正分散風險,他只是分了好幾家公司,卻沒有注意到這些公司可能因為某些原因一起下跌,那就只是「一籃子雞蛋」,會一起破掉的。

有些基金的挑選規則看似很有道理,都能說出一套理由,但是別忘了基金的基本組成是裡面的證券。就跟選股一樣,許多人辛苦研究了半天也沒能挑出真正賺錢的個股,這樣的觀念也同樣適用於基金。

專家都說選擇一間賺錢的公司非常困難,那用這些挑選規則去組成基金,就很可能只是把許多看運氣漲跌的公司湊在一起,一樣是「一籃子雞蛋」,並沒有提高勝率。

因此前面故事中小冷的觀念並不正確,只是為了說明基金的基本觀念才寫的,投資人挑選基金時必須非常小心。事實上市面上不賺錢甚至賠錢的基金非常多,「有風險」、「有賺有賠」這些警語不是在開玩笑比誰念得快的。


為什麼會有「不好的基金」?

基金是由專業人士幫一般投資人挑選整理的,那又為什麼會有不好的基金呢?他們不是投資的專家嗎?

一部份的原因上面的例子已經提到了,因為許多基金是用「感覺」挑出來的。大趨勢如此這般,現在買半導體產業一定賺!或是在這幾年 Covid-19 疫情期間,藥廠研發疫苗,生技產業絕對會一飛沖天。

這些理由一般投資人聽起來再合理不過,會有什麼問題呢?而且還有這麼多選股分析策略,專業的機構都為我們整理好了,還有穿西裝打領帶的理財專員為你服務,他們努力上班就是要幫你賺大錢,讓你可以不用上班躺著賺。

聽起來是不是哪裡怪怪的?

基金是什麼?是讓買的投資人都能發大財的夢幻商品嗎?

嗯,至少說對了一半。基金是商品,投資機構賣給你的商品,投信公司可以靠這種商品賺錢,但是如果沒有投資人一直買,他們就會少賺很多錢。

因為把商品賣給你,投信公司保證賺錢,但是你不一定賺錢,也有可能賠錢,而且要自行負責。

好像又怪怪的,怎麼是我們負責呢?不是都交給專家幫我們選了嗎?


買賣基金可能不像你想的那樣

舉個例子吧!生活中一般的買賣像是這樣的:餐廳賣食物給客人,為了讓客人滿意,他們的餐點要好吃、還有好的服務。

要是食物不好吃,客人就不會再光顧甚至給負評,有些商家還會聲稱不好吃免錢。

要是客人吃壞肚子,那還不是免錢的問題,而是餐廳要負賠償責任。

而投信的賺錢模式是這樣的:他們賣基金給投資人,為了讓投資人買單,他們的基金要吸引人、還有好的服務,這跟上面完全一致。

要是基金沒有賺,客戶也會不開心罵基金經理給負評,下次很可能就不會再買了,這也跟上面一樣。

但是投信公司不會說「很抱歉,是我們的商品不好,這次不算你錢。」他們會告訴客戶:「你必須自己會看啊!今年要換那檔基金才會賺,投資一定有風險、有賺有賠嘛!」

你在餐廳每次點不同的菜,不會額外收費;你在投信頻繁轉換投資標的,通常需要付更多買賣手續費,公司也賺越多。

要是客戶賠錢了,投信也不會賠錢給客人,一樣是投資人自行負責。

聽起來就是餐廳老闆跟你說「你要會看啊!今天就是這道菜才好吃,另一道吃了會拉肚子。」

這樣合理嗎?那跟要自己會選股好像差不多?

覺得是否合理因人而異,投資人的確有自己必須做的功課。

但是冷蛋想點出許多投信公司是這樣在運作的,不管投資人賺錢賠錢,只要買了基金,就必須持續付出許多費用給投信 (未來的文章會更詳細說明)。


基金投資有賺有賠

經過上面的說明,大家應該稍微了解基金很容易買 (投信會很熱心地讓你輕鬆買),但是不懂怎麼挑也很容易賠。

我們整理一下,為什麼會有不好的基金呢?

主要是因為選股太困難,許多經理人也沒有辦法挑到真正賺錢的證券。世界上存在少數厲害的經理人,但是滿街掛著頭銜的理專,身為小資族你確定有辦法挑到真正專業的人為你服務嗎?

再加上他們不需要負責、不用賠錢,就算是不好的基金只要客戶買下去了就得付錢給基金公司,頂多被罵一罵不痛不癢。

好的投信公司及經理人也存在,但是投資人不見得分辨得出,冷蛋也會持續在部落格告訴大家要如何避免踩雷。

這篇文章跟其他介紹基金的文章可能很不一樣,冷蛋連基金的種類、優缺點都還沒講,而是選擇先告訴大家一些比較嚇人的事實。

因為我希望如果你忘了繼續看我的文章,至少請記得這些可能的風險。

如果你有興趣繼續追蹤甚至分享我的觀點,冷蛋將會繼續寫更多細節的部份,關於基金的其他基本觀念,我們在下篇文章繼續講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