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股市新手如何賺錢?冷蛋的迷路旅程?

 

投資使用金坷垃,下單秒賺 18%?

最近剛介紹完什麼是股票,是不是有許多剛接觸投資的朋友等不及想進場了呢?實際上我們也才剛認識這酷東西,只知道股票可以拿來買賣,然後聽到大家都在買股票賺錢,自然也想跟著嘗試看看。

今天的文章不會講太多專業的內容,而是分享冷蛋還是個股市小白的時候曾經做過哪些事。在進入更多投資探討之前,希望透過這些更實際的故事與大家一起「迷路」。反過來說,在聽過冷蛋的故事之後,或許有機會避免在開始投資時踏上錯誤的道路。


急著投資的第一步

冷蛋剛學習投資的時候也跟許多人一樣,希望能早點開始賺錢,這時候該怎麼辦呢?當然是到處東看西看,憑著對股票粗淺的認識,只知道要賺錢的方式就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那要怎麼樣才抓得到高低價呢?

為了找到「趨勢」,冷蛋在轉電視頻道的時候開始會停在某些財經節目,例如東X、非X新聞台,聽聽節目裡一些來賓「專業的分析」(他們真的專業嗎?我們以後再分析)。

接著開始會注意一些國內外跟投資相關的新聞,從自己彷彿很關心時事,到覺得自己會講因果關係:「因為某某原因、最近某某很紅,所以某某股票會漲。」(這真的是自己的想法嗎?還是被媒體洗腦的結果?某支股票跟某個新聞真的有因果關係嗎?)

再來,身為小資族的冷蛋展現了認真的一面:走進了書店尋找理財書籍。大家覺得在書店裡面我最容易看到什麼理財書籍呢?注意到冷蛋是個「想賺大錢」、「想財富自由的」、「小資族」,想當然耳冷蛋的目光被一些特定關鍵字的書吸引了。

「某某人教你小資族年賺 18%」、「我只靠這幾支股票,兩年賺到 500 萬」、「傻瓜也能看懂!靠某某操作法輕鬆賺到千萬退休金」(以上舉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想想為什麼書店最顯眼的地方都看到這種書),冷蛋終究是忍不住翻起幾本這些教人「投資」的書,雖然現在說起來有些不好意思,但我承認我買了幾本回家。


實際入坑的第二步

冷蛋很認真「學習」投資。當然了!想幾年內發大財是多麼誘人的強力動機,我很認真看了一些「投資達人」的教學書,他們都有一套保證賺錢的規則,照著做就發了。

你看只要在幾個月漲跌的圖上畫上幾條線,當跌到那裡就該買了,因為再跌的機率很低,反過來漲到那裡就該要賣了!這是常態分布,看看這幾條線套在去年的結果讓作者賺了多少!這種規則是數學機率,一切都是那麼合理!(順帶一提,冷蛋的學歷是有一定數學背景的)

再看另一本書,這個作者是巴菲特的忠實信徒,他提倡「價值投資」。為了撿到便宜的股票,作者設定了十大項篩選條件,透過這些條件從台股篩選出了這幾檔股票。你的工作是做某某產業的,一定對某家公司比較熟悉,這就是你的「能力圈」。如果你知道這公司產業之後還會有發展性,就可以趁公司股價便宜的時候買下去,幾個月後就能賺 20% 了!

看了這麼多新聞、財經節目分析、理財達人分享、投資書籍教學...我覺得我是個懂基礎投資的人了 (而且可以年賺18%...)!雖然要把錢丟到股市還是有點怕怕的,不過應該不會賠吧 (可以年賺18%...)?一路學來的東西聽起來都是這麼的合理 (年賺18%...),好我決定了!我就先試一小筆金額進場 (賺18%...),賠了大不了當作「學費」,不實際操作總是不會進步嘛 (18%...)!

冷蛋為了 18%(舉例) 而跳坑了!


入坑的結果?冷蛋為何迷路?

好了,聰明的大家想推理一下冷蛋跳坑後的結果嗎?

「因為錯誤的觀念而入坑,結果慘賠一筆,才發現正確的投資方式,從此改邪歸正。」

「初試啼聲,小賺了一筆所以得意地越投越多錢,結果在某次大跌中面臨財務危機被迫認賠出場,辛酸故事流出。」

以上聽起來很合理的猜測都不是正確答案,就跟你認為股票會漲他卻跌了很像吧?雖然文章看到這裡會推理出這種因果很「合理」,但結果總可能出人意料。

實際上冷蛋的第一筆投資買了個股,雖然買下去以後跌了一點,但冷蛋很堅持放了一年,最後碰上某些「原因」導致股票回漲,真的賺了 20% 出場。

那不是很好嗎?這種投資方式有什麼問題呢?

其實上面的文章已經在括弧內暗示了許多答案了,這邊先講幾個最重要的。首先冷蛋從最一開始的問題就錯了:「想低買高賣股票,要怎麼樣才抓得到高低價呢?」這裡一開始就預設了我有辦法輕鬆抓到價差,未來我們會談到「要持續成功預測股價」的難度。

再來冷蛋在剛開始學習投資時就找錯對象了!財經節目的分析師、用新聞消息解釋投資、書店裡吸引人目光的賺錢標題...每一項其實都很有問題 (未來的文章也會持續說明)。這些全部加起來,再加上很想快速賺錢的心態,於是完全沒有考慮到其他就下場。

當時的冷蛋完全不知道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方式,那一年或許不用買個股也能賺 20%,也許買其他金融商品風險更小、甚至當年可以賺超過 20%。考慮到這點,冷蛋當時其實虧大了,還好沒有因此倒賠真是幸運。


新手投資路最大的陷阱之一

冷蛋掉進上述的種種陷阱,還好全身而退。正想開始投資的你看看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症狀呢?

台灣的投資環境非常不友善:不但幾乎沒有正確的理財教學,新聞媒體、投資書籍、分析達人、理財專員還常常跟投資人有明顯的利益衝突,導致大部份這些人放棄了「投資專業」而選擇了「銷售專業」。(其實全球都差不多,但相較於國外,台灣的環境可能更落後三十年)

這也是冷蛋想開理財部落格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股市新手該如何賺錢呢?至少先不要踏上冷蛋走過的錯誤道路。

冷蛋也會持續寫後續文章,從股票、債券、基金、ETF 等一路和大家一起走上更穩健的投資道路,歡迎大家持續關注我的部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