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

小資族如何努力三年滾出 1000 萬?

努力拚個一次,就可以享受一輩子,你願意嗎?

很久很久以前,世界的某個角落,一個小孩出生在平凡的家庭中。

雖然不是含著金湯匙,但生活也還過得去,父母師長認真地把小孩撫養長大,告訴他許多努力終將有所收穫的道理。

出了社會,小孩發現這個世界跟他過去所理解的樣貌不太一樣,說得委婉一點是有些「現實」,而且不太「公平」,要在社會上混得好是有些訣竅的,這些內容學校幾乎沒教過。

還好世界很大,總有些好心人願意分享那些訣竅,小孩雖然不夠聰明,但也努力學了方法,辛苦拚了幾年終於開花結果,從此過著不用擔心未來生活,自由自在的日子。

文章開頭說了一個關於努力改變生活的小故事,這一次輪到我將所見所學分享出去了。


這根本就是我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當劇情觀察入微、描寫細膩的時候,我們時常不自覺代入故事中的角色,彷彿自己就是身在其中冒險的主角。

這些年許多作者尤其喜歡將現實與故事融合,也擅長透過各種手法描繪,藉著故事探討真實世界的人事物。每次在追劇看動漫的時候,常常可以發現很多人被打中內心世界,喊出「這根本就是我」。

那麼,文章一開始的小故事,先不談結局,不知道背景有沒有讓一些朋友有共鳴呢?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是個平凡人,一路努力過來,應該會有類似的成長歷程與想法吧?從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轉變成感覺到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既然如此,你可能也會希望冷蛋趕快分享後續內容,希望能聽聽「混得好的訣竅」。

尤其是都已經賣關子這麼久了,怎麼看起來與「三年滾出千萬」還沒扯上關係,難道只是標題詐騙嗎?

好吧!也騙不了聰明的讀者多久,何況會點進來的讀者都是信任我,把時間花在閱讀我文字的朋友,「不要欺騙別人,能被你騙到的都是相信你的人。」

事實上這篇文章的標題來源,是冷蛋到書店閒晃時常常看到類似的書名,什麼「小資族用死薪水快速賺到千萬」的,我的確被這樣的書名吸引過,因此也想分享自己的想法與經驗。

我並沒有「只花三年就賺到 1,000 萬」,但也真的有一些努力累積的成果,可以生活得更自在一些,如果你願意聽聽看,還請繼續閱讀下去。


從此幸福快樂?

首先要澄清的是,目前為止我並沒有直接評斷「用死薪水賺千萬」這種說法的真偽好壞。

例如真的有一本《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英文原名《Millionaire Teacher: The Nine Rules of Wealth You Should Have Learned in School》與中文完全沒關係,就我看來內容挺實在的 (注意他強調「輕鬆」而不是「快速」)。

但也有很多類似的書名,內容卻大多是難以複製的倖存者偏差,沒有參考價值。

市面上看過許多類似這樣的取名法,主要是為了第一眼吸引讀者的策略,光看這樣的書名沒辦法下判斷,只能說選書一定要小心。

但如同標題這種「拚一次翻身」的說法,從小到大倒是聽了無數遍,只是以不同內容和形式存在。

「高中認真個三年,大學就自由了」、「好好讀書拿個文憑,將來就能找到好工作」、「努力拚個國考,有了鐵飯碗人生就輕鬆了」、「趁年輕在公司操個幾年,未來就有好日子過」...

當努力上班賺得不夠快,又聽到許多街頭股神慷慨分享「努力三年財富自由」的童話故事,這次還真吸引人...

從以前聽到現在,每次都是「現在最重要,努力一次從此快樂」,實際上有哪次是真的?


三年何其多?

會點進這篇文章的朋友,或許也是因為身為小資族,想尋找一些讓經濟更寬裕的可能性,為此可以犧牲些什麼努力拚博一次,甚至冒險賭他一把。

這種心態並不是不好,只是必須謹慎評估要付出的代價,以及可能面臨的風險。

例如為了較多的薪水而待在一間完全不喜歡的公司,忍受各種狗屁倒灶的人事物,搞不好還要每天爆肝加班,想著「忍個三年多賺一點」,這樣的代價是否值得?

或是認為照著「名師指引」重壓某檔「號稱一定會大漲」的股票,想著三年後的財富自由,甚至不惜借貸開槓桿來加速賺錢,然後每天盯著大起大落的線圖睡不好覺?

真的從此幸福快樂也就算了,但常常是三年後依然沒有賺到千萬資產,又要找另一個名師秘訣,搞不好還倒賠一屁股,不知該如何是好。

或者終於受不了工作環境憤而離職,卻用跟三年前同樣的思維找到另一家差不多的公司,然後再忍三年。三年何其多?萬一真的搞到身心出狀況,那忍到有錢又有什麼用?

問題可能在於,長期處於辛苦、對生活不滿的狀態,又看到別人光鮮亮麗的生活,以及少數走捷徑成功的故事,使人太渴望賭一次翻身,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

但這種「走捷徑快速成功」的渴望或許有些不切實際,尤其是跟錢有關的時候。要是這麼容易又沒有風險,那只要人人都照做就財富自由、世界大同了不是嗎?

關於標題「三年滾出 1,000 萬」,冷蛋的想法是,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從小資快速翻身機率是微乎其微的,我必須提醒自己小心「從此幸福快樂」的思維陷阱。

而且聽到這樣的問題,我會想「那這三年呢?」,我要拿三年重要的人生,去壓多大的可能性?如果失敗了要賠上什麼?

而且我壓的「真的只有三年」嗎?還是可能包括未來健康、人際關係、長期發展性這些難以挽回的重要事物?


年年都是關鍵

我還是好想跳出目前整天煩惱生活的迴圈,但又不太可能立刻滾出千萬,怎麼辦?

不是說要活在當下嗎?反正不管是怎樣的股神,財富自由前都至少得工作個幾年 (事實上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財富幾乎都是在 50 歲以後獲得的),那嘗試先「把這三年過好」如何?

所謂的過好,不是下班後花錢療傷忍受現狀,也不是只管現在不顧未來,而是找到能更舒適的工作目標與方法,讓自己有辦法長期累積發展。

然後把標題換一下吧!小資族三年滾出 1,000 萬不切實際,但三年 100 萬就是個合理的財務目標了,雖然 100 萬不能財務自由,卻是讓夢想開始累積的本錢。

其實前面那些「現在怎樣,未來就怎樣」的說法也是有值得借鏡之處,只要記得別落入「一次努力,從此幸福快樂」的套路,調整一下內容就會更實際。

例如「每年存點錢,接下來生活會輕鬆一點」、「認真探索一陣子,讓未來有更多可能性」諸如此類,並不是將來一切順利,但可以逐漸累積改變生活。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現在怎樣,未來就怎樣」,其實正說明了年年都是讓我們過得更好的機會,不用一次賭上幾年人生,只要合理行動未來就可能有所不同,只是並非一飛沖天。

重點是讓「下一個三年」站在這三年的累積上,而不是跟目前一樣。這樣就算三年內沒有發大財,下一個三年也很有機會過得更好,甚至會找到不用全靠金錢也能拿到自由的可能性。

如果問「普通人如何努力三天跑 1,000 公里」,應該永遠只能失敗;但每天跑 10 公里並從該處繼續前進,那麼 100 天就能抵達。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別忘了跑步不算複利,但財務累積可以)

最後,其實「運氣」是人生很重要的一環,我們真的有可能持續成長幾個三年之後,在下一個三年碰上機會,結果居然往千萬之路跳一大步了!

但這樣的機運可遇不可求,而且有能力把握住機會正是由於前面幾個三年的積累,不論是財務的複利效應或個人能力的兌現,「至今為止所累積的一切不會背叛你」。

這是我「累積千萬」的方法,雖然還在路途中無法三年達成,但我的生活足夠踏實,也真的看得到實現的可能,不用犧牲三年又三年。

希望大家也能把握每個三年,透過累積滾出自在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