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

關於未來,你可能從來不知道有其他選擇!

 

你每天在新聞、巷口、廣告都看到哪些熟悉的身影?
背後的資金從哪裡來?他們的老闆是誰?為誰服務?

冷蛋的藏寶圖平日談投資理財,但今天我想聊聊一個同樣重要,甚至在最近更重要的話題:選擇我們的未來。

選擇投資哪一家公司、哪一檔基金,可能會讓錢增加或減少。如果不開槓桿、只用自己的錢投資、不接觸衍生性金融商品,最嚴重的狀況是把錢賠光,繼續工作,延後財富自由。

而把決定未來方向的權利交給特定的某一群人,則可能導致這輩子再怎麼努力工作賺錢也沒用,就算投資賺了幾百萬,仍然買不起、甚至租不起房、生活堪憂的未來。

對,冷蛋今天想跟你聊的話題很政治,但也很生活,關係到你我的日常。這篇文章不是吵著誰才好誰很爛,因為在「有些選擇根本沒被看見」的情況下,吵這些根本沒意義。

我想談談「利益衝突」與「媒體壟斷」的現象。

請你,拜託你,花點時間跟我一起,找找看我們的未來,是不是被有心人士刻意掩蓋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冷蛋在過去就談過投資時的利益衝突問題。

在買東西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貨比三家不吃虧」,或者因為「之前都在哪裡買」、「習慣了」於是固定選擇同一家的物品。

這樣會買到品質好的商品嗎?會拿到最優惠的價格嗎?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只因為這家店「以前表現不錯」,就成為忠實顧客,從此不主動尋找比較,說不定對方會偷偷漲價,或者拿品質不佳的商品來賣,「反正有人買,不用誠實、不必進步」。

那如果我很認真,看了好幾家店的產品,這樣就沒問題了吧?

那也未必,要是整個市場聯合壟斷呢?如果你以為是敵對的幾家大商場,其實背後是同一個老闆,只是表面做做樣子,貼上許多「為顧客好」的標語,私底下卻早就談好利益了?

例如在台灣各大媒體都只告訴你「基金手續費很優惠」,消費者每天看,以為只有這樣的選擇,而且手續費打折是業者為了搶客祭出的削價競爭手段,我們佔便宜。

殊不知世界上其實早已存在一些真正對投資者好的「免佣基金」,免手續費早就是數十年來大眾習以為常的選擇,結果台灣的投資者從一開始就「沒有選擇」,只能注定被剝削的未來?


你不知道有選擇,所以我賺大錢

利益衝突的概念很好懂,簡單來說就是「對你我有利的選擇,可能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以上一段的例子來說,要是投資人知道世界上存在「免佣基金」,知道投資成本的重要性,不再購買昂貴手續費及內扣費用的基金,許多業者就會少賺很多錢。

再拿台灣很嚴重的炒房問題來說,要是有更多人投票給支持打炒房的候選人,建商的龐大利益可能就會被壓縮。

要是人民選出的立法委員有認真為了居住正義立法,保障人民住的權利,許多投機客就無法輕易靠炒房賺取暴利。搭配公宅政策並改善租屋黑市問題,一些惡質房東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

反過來說,要是讓建商背景的候選人、靠房地產賺取暴利的相關人士進入國會,他們可能就會做出保障建商及自身利益的行為。

或者也可能有些政客不好好為人民做事,與上述人士談好利益交換,幫忙開後門獲取龐大利益,「反正我們之前都投他」、「習慣了」、「不知道有別的選擇」。

也就是說,只要你我知道的越少,或者覺得「其他人看起來更爛,沒有選擇」,那就有人可以繼續做一些非法的勾當賺錢。

不,甚至那些行為都是合法的,因為我們「沒有選擇」而選擇的那些人修改法規,讓這些事都合法。


我想賺大錢,所以不能讓你知道有選擇

上面的案例說明應該不難理解,那麼如果今天我是能夠輕鬆坐擁暴利的既得利益者,要怎麼樣確保這龐大的利益不被限縮呢?

民主社會,總不能逼著所有人民蓋章吧?或許某些地區還有私底下的手段,但在大部份地方應該已經行不通了。

那麼,就讓大家打從心底認為「我看過他們的樣子,這是我思考過後,最正確的答案了!」不就好了嗎?於是一些財團開始買進媒體、拉攏政客,取得話語權。

你知道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媒體,背後財團的「主業」是什麼嗎?

沒錯,媒體是他們的「副業」,你知道有多少集團的主業是「房地產投資」、「建商」、「金融業」甚至「政黨」嗎?

在這些頻道,我們會看到什麼?房價又創新高?只漲不跌?民眾排隊看房?

某某候選人的正面新聞?另一位候選人的負面新聞?還有嗎?某個人有參選、有居住正義政見,政見發表會時卻剛好進廣告?看不到相關新聞?

選舉時這些頻道各有立場,藍的罵綠的、綠的罵藍的,順便一起忽略其他可能的選擇...

看了這些新聞,結論就很明顯了:「我一直以來都支持那邊,他們才是真的為人民好,你看電視上報的這些都證明了我的眼光,另一邊都在做壞事。」這是許多人心中所想的,你也是嗎?

等等,我們的國家一直只有「兩個黨」對嗎?二分法最輕鬆了!因為某一邊很爛,即使現狀不盡理想也只能選擇這邊,沒有其他可能了!

於是人民毫無選擇。「難道你要投那個黨嗎?」「含淚」「棄保」,房地產政客又順利成為「人民的聲音」、「民主的勝利」了。


面對威脅利誘,我們都只是平凡人

冷蛋把事情說得很嚴重,好像財團、政治人物都是什麼邪惡的象徵,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出賣良心給惡魔;媒體從業人員也沒有節操,做出一大堆不公正、亂七八糟的內容,就像網友說的「小時不努力,長大當記者」。

其實沒有這麼可怕,除了少數真的很惡質的人以外,我們都只是一般人。

想想看,今天你在一家公司上班,一天要交出五份報告給上級審查,然後再讓老闆決定把哪些內容拿去賣。

你只想要有一份穩定的薪水,不想介入上層的派系鬥爭,只希望業績達標,年終獎金多一點,可以養家活口,偶爾出國玩一趟,享受小確幸。

報告交上去了,上面怎麼說就怎麼改,不會堅持「我不做這個」、「一定要那樣」,更不會為了什麼理想大義就跟老闆拍桌離職,面對現實社會你沒有那樣的勇氣。

你是這樣在生存的,記者也是這樣,財團的大部份員工都一樣,甚至連許多政治人物也是,他們都並非十惡不赦,只想多賺點錢,其他人怎樣跟我無關,我沒有這麼偉大可以拯救世界。

面對利益與現實時,我們就是如此渺小,渺小到「沒有選擇」,只能顧好現在的自己,卻沒想到未來會持續惡化。

 

選擇被刻意掩蓋的現況

利益衝突是真實的、媒體壟斷是現在進行式。人不是聖人,有各自的立場、價值觀、小自私的心理與行為,累積起來形成了社會現況。

什麼樣的現況呢?

透過大部份媒體難以看見真實的現況,以為藍的好、綠的壞的現況、以為綠的棒、藍的爛的現況、以為只有藍綠可以選擇的現況。

「他們本來就爛」「其他選擇也爛」真的嗎?你從哪裡看到的?我發現許多政策、政見、政績,特定媒體上從來沒有報導過,或者刻意被變造、被忽略。

當然其他來源也有各自的立場,也可能只說自己的好話,但光靠無法聽見各種立場聲音的主流媒體,根本無從選擇。

因為你以為的選擇,是早已被他人刻意挑選、修改、捏造過的選擇。

你的想法可能不是你的想法,你的未來可能根本沒有選擇。

這篇文章點出了灰色的現況,但其實我們不是真的沒有選擇,想想看,是哪些選擇一直被刻意掩蓋?

可能有些人會不以為然,或許正忙著找各種理由反駁這些觀點,但我還是要謝謝這些朋友看完這篇文章。

你願意承認這篇內容存在,但許多媒體不允許不同的聲音、不同的選擇存在,這是現況。

希望這篇文章能在一些朋友心中留下種子,讓我們開始找到被藏起來的選擇,改變現況。


系列文下一篇:

關於未來,這次別再錯過選擇,三招幫你找回可能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