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理財沒關係?》Mega Man - 百萬人生 (洛克人 35 週年紀念文 2)

 

玩百萬人,得到的勇氣是億千萬。 (圖片來源:NintendoSoup)

《洛克人》35 週年紀念文章進入後篇,可能不少人注意到了,前篇文章的標題是 Rockman,這篇則是使用 Mega Man,這是日版跟美版名稱的不同之處。

不過這兩篇文章的內容倒是跟不同版本的名稱沒有直接關係,只是因爲文章分成兩篇,覺得剛好可以兩個名稱各用一次而已 (笑)。

雖然名稱不同,但遊戲內容是相同的,帶給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一樣的樂趣,以及每個人各自不同的體驗。

就讓我繼續分享從遊戲中思考學習到的事。


我最熟悉的洛克人

在嘴砲一些人生大道理之前,先聊聊冷蛋的個人經驗吧!我最熟悉的一代是《洛克人 X4》,在台灣這可能也是不少人都熟悉的一作。

當時我已經多少玩過一點洛克人作品了,在電腦街看到《洛克人 X4》擺在最顯眼的地方,當然是心動地想買來玩,冷蛋爸也實現了我的願望。

在那個光碟機還很普及的時代,我迫不及待放入光碟打開遊戲,看著八大關卡不知該選哪關的我,自然就從最左上方預設的選項開始。

然後我就在那關跌跌撞撞了不知多少次。

冷蛋從超級瑪莉開始就常玩動作遊戲,因此這類關卡玩起來並不是真的難以克服,不過在好不容易走到魔王房間時,對魔王的攻擊方式一時之間總有些摸不透,然後就被打敗。

命數是有限制的,死了幾次以後就必須整關重走一遍。

然後漸漸熟悉關卡,又到了魔王房間,再死幾次繼續重來。直到某一次終於摸清該怎麼應對,手眼也跟得上思考,終於迎來歡呼的那一刻。

然後王還有七隻,進城後還有更多更難的挑戰,最終魔王之前也必須再次挑戰八王。

打輸最終魔王?請重新挑戰八王再來吧!

直到最後的最後,不斷重新挑戰的我終於破關,然後《洛克人 X4》是雙主角制,還有另一位重要角色「傑洛」可以再玩一次。

最後我從一關都破不了,變成可以雙主角都破關,甚至覺得遊戲很好玩但是已經熟悉到不夠難了,還自己挑戰「不拿裝備道具」破關。

那時雖然網路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但已經有流言存在,我還半信半疑地挑戰了網友流傳拿「大地碎裂拳」的條件,可見我對這款遊戲的熱愛與執著。


玩遊戲就是刻意練習

分享了我自己的經驗,接著想分享「我看別人玩」的經驗。

這幾年網路影片與實況很流行,冷蛋也不時會看一些有趣的內容,喜愛洛克人的我自然也找到了一些同好,看更多人怎麼玩系列遊戲。

我看到玩家們真的很厲害,把洛克人玩出各種挑戰、各種境界。

有些高手喜歡展現技巧,例如快速通關;有些則喜歡用不同的方式去嘗試,發掘過去可能不知道的打法;也有些單純享受遊戲,和同好分享交流。

雖然方向各有不同,但他們之間相同的經驗,可能在於「刻意練習」。

就像我玩《洛克人 X4》從一開始打不贏魔王,到後來可以順利破關,也是不斷從失敗處思考如何改進,並且練習讓動作跟上心中所想的,才一次又一次推進,往更遠的地方踏出一步。

如果在遊戲中刻意練習可以發揮驚人效果,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使用呢?

近幾年有本書就叫《刻意練習》,內容詳細講述了這樣的概念,但我才發現原來這樣的觀念我小時候就已經從遊戲中學習過了。(當然書中講的更詳實,推薦大家閱讀,未來我應該也會分享讀書心得)


萊德博士的風險管理

在《洛克人 X》系列中,設計主角「艾克斯」(X) 的人類博士萊德已經老去,無法存活在真實世界了,但他的遠見令人驚嘆。

冷蛋寫文章當下《洛克人 X》系列出了八代 (私心希望 35 週年有第九代的消息),每一代的關卡中都會出現「萊德膠囊」,那是一個能讓洛克人 X 取得身體裝備的裝置,分為頭部、手部、身體、腳部裝備四個部份。

萊德博士總是在各地設置好許多「膠囊」,等有需要的時候幫助 X 強化實力,面對敵人的威脅。

他總是用看透一切的態度說道:「這是意料中事」或者「當你來到這裡,表示我擔心的事發生了」之類的話語,然後將一部份的「力量」託付給主角做「正確的事」。

雖然這只是遊戲中的設定,也常常是玩家之間討論的玩笑話,但這樣的遠見其實是很重要的。

這代表在面對未來時有著各種面對風險的規劃,才能在危急的時候更有機會跨越挑戰。

而將救援系統分散各處也有好處,除了避免被「敵人」發現或是碰上一次意外就「沒招」以外,也避免力量輕易被濫用,萬一沒有被用在「正確的事」怎麼辦呢?

最好的狀況是備而不用,這樣的設計表示萊德博士有非常好的綜觀全局與風險管理能力,他的「膠囊」就像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一樣。

事實上我看到許多網路上高手玩洛克人時也有這樣的感覺。

他們並非只苦練一條最快、最帥、最難的路徑來秀技巧,因為人不是電腦,不管練得再強,都還是有可能失誤。

當出現失誤的時候,能夠有多個備案路徑,並快速恢復到好的狀態,長期才能展現最佳成果。


換血是高級技巧嗎?

在玩遊戲時,有時我們會貪快,想要早點達成勝利目標,為此損一點血沒什麼大不了,只要還活著就行了。

事實上在《洛克人》系列裡「換血」有時是個不錯的策略,例如洛克人每次受傷常會有短暫的「無敵時間」,有時候稍微損一點血換取短暫的無敵,這樣的方式可以避免因小失大。

而且在關卡設計中,常常會把一些升級道具及裝備放在特別困難或隱密的地方,需要冒險才能拿到,甚至可能藏在往下跳的坑旁邊。

跟人生也有點像,我們必須有適度冒險的勇氣與智慧,才有機會獲得特別的事物。選擇永不冒險,可能就永遠無法走出不一樣的道路,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這樣的冒險精神不等於「愚勇」,除了要敢於面對風險,更重要的是要有換到更大好處的策略,最好是已經能看到接下來的發展,知道暫時的痛苦能換來勝利的成果,不能只是有勇無謀,不然有幾罐「E 罐」都不夠補血。

這就跟人生不太一樣了,遊戲中的發展是固定的,多玩幾次總會比較熟悉知道接下來的狀況,而且遊戲可以存檔,死了還能重新挑戰。

真實人生的未來是難以預測的,我們可以嘗試猜想接下來的發展,但誰有把握說得準呢?

就像在股市中用各種方式分析預測,嘗試抓高低漲跌買賣點,但總是無法得知黑天鵝何時會出現,結果白忙一場甚至倒賠。

有些人會期待高風險帶來高報酬,就像是在「換血過關」,希望快速致富,但卻忘了高風險更常帶來高賠率,反而輸掉了未來。

想要「換血過關」,需要先評估合理性,甚至連覺得不可能發生的狀況都要考慮進去,才不會換到沒命。

實際上該怎麼做呢?就是好好學習「萊德博士的風險管理」,在做好各種準備可以承擔最壞狀況以後,才做適度的曝險。

冒險是一門藝術,過度曝險和完全不冒險其實都是一種風險 (前者例如炒虛擬貨幣,後者例如把錢完全存在銀行被通膨吃掉)。

只有做好風險管理的換血才是高級技巧。


意外也是轉機

冷蛋常常以觀眾的身份參加洛克人的實況活動,我觀察到在實況時,觀眾們總是喜歡看厲害的實況主。

行雲流水的玩法、花招百出的技巧、甚至研究透徹利用遊戲 bug 演出的「巫術」過關,難怪即使是老遊戲仍然有不少人被吸引持續觀看及遊玩。

但是觀眾更喜歡看這些厲害的實況主出錯。(笑)

有時失誤了,反而成為大家笑得最開心的時刻,當然此時的臨場反應與互動也扮演了一部份角色,一起完成精華時光。

而當多次失誤但仍然努力嘗試,最後過了很麻煩的關卡,或者完成了很高難度的動作或挑戰時,觀眾們還會為你歡呼。

因此不需要執著於事事完美,要好好享受遊戲過程,這點我想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吧?

這些年我看到的洛克人同好們表現出的就是這樣的精神,持續研究挑戰、開發不同玩法 (你看過有人用腳、體感裝置或矇眼玩洛克人嗎?),即使玩過無數次,仍然像是新遊戲,有著不同的體驗。

就算不是動作遊戲高手,也可以在遊戲中訂定自己的目標。不一定要全破,而是挑戰某個關卡、某些段落、或是比上次走得更遠,嘗試定義自己的成功。

面對生活甚至工作,或許也可以試試看這種態度與策略。

洛克人精神就是不斷嘗試、不斷失敗、再不斷站起來繼續努力不放棄。

35 週年紀念文章到這邊要結束了,希望你也能找到自己心中的洛克人。

覺得文章內容不錯的話,也歡迎給我一些回饋與支持,幫我分享給更多喜歡洛克人的朋友,按讚訂閱小叮噹喔!(不對這不是 Youtub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