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2022 年末回顧

 

新的一年又要到了,是時候回顧一下過去一年的目標了。

2022 年要結束了,今年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很不一樣的一年:新冠疫情社區化、高通膨帶來的衝擊、股市一路下跌、虛擬貨幣崩盤、科技業大裁員...

聽起來都是不好的消息,在大環境不佳的時候我們好像什麼都做不了,只能拚命忍耐希望一切趕快過去,回到以前的平穩生活。

對冷蛋來說今年也是特別的一年,但跟上面描述的這些「壞消息」沒有直接關係,反而是收穫滿滿的一年。

就簡單記錄一下自己今年的變化。


被實踐的新年計畫

冷蛋的部落格是從去年開始的,當時給了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年 100 篇文章」,回想起來是個有點不容易達成的里程碑。

就像許多人每年年初都會許下新年新希望:「一年要讀 100 本書」、「今年要減 10 公斤」、「要早睡早起」之類的,聽起來很美好但過了沒多久就放棄了,「一年 100 篇文章」也是個乍聽之下會在一個月內被放棄的目標。

但我今年實際達成了這樣的目標。

過去自己好像從來沒有訂過明確又有挑戰性的目標,更別說達成了,差別到底在哪裡呢?毅力、突然開竅、還是什麼神奇的小撇步?

老實說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但是都不太像上面說的那些,比較像是自己「不想只是這樣」或覺得「不能」只是這樣。

冷蛋的本業是工程師,工作內容沒什麼不好,目前也沒有要當什麼「捨棄科技業百萬年薪,出來自己當老闆圓夢」的故事主角。

出發點其實很單純,甚至有些功利:「我想賺更多錢讓生活更自由。」為此我想到的就是學習投資理財,也因此我的部落格從這個主題出發。

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卻發現投資不是我以前想的那麼一回事。

什麼「下班學看盤,小資族利用死薪水五年輕鬆滾出千萬」總是擺在書店最顯眼的位置,過去看了實在心動,但理解投資原理以後卻發現那是不想長大的大孩子最愛的童話故事。

問題是學校裡從來沒有好好教過這些,因此幾乎所有剛開始學投資的人都「只知道」要投資就必須學會怎麼分析標的、看好時間進出市場賺取價差。

因此我「不想只是這樣」,想要將投資理財的常識或科普分享給更多有興趣的朋友,讓大家事先知道「除了殺進殺出還有別的選擇,而且績效不會比較差」,再自己決定要怎麼做。

或許就是這樣的意念讓我開始並完成了一個小里程碑。


比計畫更多的是

或許可以說我很幸運,訂了一個不錯的目標,如果當初訂的是「一年讀 100 本書」,那我相信大概三年也不一定做得到。

為什麼呢?因為我不喜歡讀書,而且讀的速度也很慢。

說不喜歡讀書有點怪,冷蛋還滿會讀書考試的 (自誇),在學校的成績一向不錯,在旁人看來是屬於「聰明」的那種人。

應該說從國高中以後,我就不太喜歡讀課外書了,大學期間除了課業以外,讀超過 100 本的應該是漫畫書吧?

但自從開始學習投資以來,我重新開始主動買書閱讀 (想賺錢的力量真的不小),然後從中發現書中真的有「黃金屋」,只是未必是透過投資來獲得。

今年為了寫部落格文章,更順便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從書中獲取更多知識。我閱讀的速度還是很慢,但一年下來也讀了幾十本。

自己讀書很慢,但同時我也看別人的讀書心得,或者有時用聽的,加起來應該是有超過 100 本書了。

也就是說,今年除了達成了「一年 100 篇文章」的目標以外,也順便解鎖了「一年認識 100 本書」的目標。

說起來 100 本書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目標,因為只是看過去這種蜻蜓點水般的認識,並沒有實際帶給自己更多變化。

但搭配部落格文章輸出,至少我將其中的一部份轉化為自己的想法,吸收了書中的一些精華,甚至實際用在生活中,發揮了 1 + 1 > 2 的效果。


更寬廣的選擇

前面提到為了賺錢而學習投資,進而開始讀書寫作,事實上還不只如此,因為我從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只靠投資有其極限」。

就拿股神巴菲特來當個標準吧!他每年靠投資或許可以賺個 20% 左右,但我不是股神,說自己一年能賺 15% 都只是在做白日夢。(但市場上許多「老師」都號稱能輕易做到喔!)

事實上各種研究證據都顯示長期年化報酬率能有 10% 就算很厲害了,還沒有扣掉通貨膨脹的影響,也就是說光靠投資,即使本金 100 萬一年也只能賺 10 萬元。

如果我有個 1000 萬,那或許一年能靠投資賺 100 萬?但我就是沒有啊!

這時候不靠投資還能做些什麼賺更多呢?我從學習中得到的就是這個答案。

是的,聽起來還是很功利,但其實說「賺」不一定是指「賺錢」,我得到了更寬廣的選擇

好好照顧身體,我們可以「賺到」更健康的未來,有錢也要有命花。

認識時間管理,我能夠把自己寶貴的時間 (也就是生命) 花在更重要的地方,活在當下。

懂得與人溝通合作,可以發揮超過自己的力量來完成更大的目標,是一種槓桿的運用。

理解習慣養成、刻意練習、成長心態、反脆弱的概念,將會不斷累積,讓自己的未來更有價值,也能應對各種變化。

持續讀書,能夠用幾百塊把各領域專家一生的心血轉化為自己的力量。

廣泛學習不同知識,就像孟嘗君擁有食客三千,有一天可能剛好用得上,即使碰到困境也能從容度過,甚至利用困境逆勢突破。

這時候,我們就不只有「錢」,而是擁有各種源源不絕的資源來面對生活,不致匱乏,或許不需要「很有錢」都能樂在其中,自在生活。

那不就是大家都想要的「財務自由」嗎?


跨出新的一步

達成第一年的部落格目標以後,調整了一些方向,並踏出新的一步。

不管是部落格或生活,我開始嘗試用一些不同的方法寫文章與分享,也更認真休閒,還加入了一些新的學習計畫。

就像前面說的「不能只是這樣」,我從這一年的經驗看到了未來更寬廣的可能性,想繼續探索自己和這個世界,從投資理財開始的旅程,也會有更多元的發展。

與其「捨棄科技業百萬年薪,出來自己當老闆圓夢」,或許「不放棄科技業百萬年薪,同時達成另一個目標」對我來說更有趣。

事實上這一年的經驗也幫助我在正職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改變,似乎在更認識自己的途中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我還沒有達成上一段所說的那些「不致匱乏」的境界,但開始發現這樣的可能,也正在前進的道路上。

2022 大環境似乎是很負面的一年,但對我來說卻是很大改變與累積的一年。

就用這篇文章紀念自己很不一樣的一年,我可以勇敢說出「今年不只是達成,還超越了自己的目標」。

希望明年也能繼續累積與成長,也期待能有新的突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