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理財沒關係?》玩植物大戰殭屍聊投資 (續)

 

植物大戰殭屍除了基本玩法以外,還有更多有趣的變化關卡!

上篇文章冷蛋簡介了《植物大戰殭屍》的基本玩法,說明了塔防類遊戲的基礎策略是互相搭配,聊到了投資時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也需要利用資產配置才能提高順利過關的可能性。

這篇我想繼續回味這款遊戲的一些特別的設計,也帶出更多關於投資的發想。

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開始。


瞭解敵人、換位思考

一般的塔防類遊戲就是讓你努力抵抗敵人的入侵,但《植物大戰殭屍》除了基本塔防模式以外還有許多不一樣的設計巧思。

這些關卡放在小遊戲及謎題關卡中,等著我們挑戰。

舉例來說,平常都在努力擊退殭屍的玩家,居然收到了殭屍的求助要求?

「我們實在太弱了,每次都被植物打垮,能請你幫我們模擬進攻策略嗎?」

這真是太別出心裁了!一直以來都在面對敵人想策略的我們,有嘗試過瞭解敵人嗎?

每次都種植物打殭屍玩膩了嗎?來試試派殭屍打植物吧!

《植物大戰殭屍》做了有趣的設計,讓我們能夠扮演殭屍這方,一樣透過配置策略來進攻,目標是成功達到畫面左方。

為了幫助這些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我們也需要好好瞭解他們的「優缺點」,這邊也簡介一下不同殭屍的差別。

面對難纏的玩家,殭屍也要有不同的進攻策略呢!

首先左上角是最一般的殭屍,基本上就是遊戲最初期給玩家上手用的,只能慢慢走也沒有任何特色,要說有什麼進攻策略,頂多就是以量取勝吧?

右上角的是防禦型殭屍,他們聰明多了,知道植物在發射子彈總要想辦法擋一下吧!這些殭屍可以支撐比較久才被擊垮,甚至防禦的方式及部位還不同。

左下角是敏捷型的殭屍,憑藉著 (生前?) 過人的運動神經或滿腔熱血,速度就是比別人快,或是有辦法閃躲,甚至利用工具越過某些植物直衝後方,這些殭屍相當難纏。

右下角則是破壞型的殭屍,這些殭屍不知道是愛吃素還是單純的破壞慾,或是懂得團隊合作,居然是將植物當成目標,偷取、破壞、背襲樣樣來,看來生前搞不好就不是好人呢!

隨著關卡推進還有更多其他混合類型的殭屍出現,各種殭屍的搭配加上各種植物的組合,也難怪關卡內容有許多不同的變化,讓人不會覺得無聊。

配置殭屍來攻打植物的關卡相當有趣,他強迫你認識不同殭屍的特性並換位思考,而且他的植物配置也是另一種「教學」,讓你知道不同組合下的植物可以很「難搞」,但也可能有某些地方存在著弱點。

我們投資時也應該弄清楚自己的對手到底有多少:其他散戶、專家、投顧、法人、大環境、運氣、自己的各種心魔...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的智慧告訴我們瞭解對手與瞭解自己的重要,《植物大戰殭屍》透過遊戲告訴了我們一樣的道理。

要注意的是大家常聽到的是被誤傳的「百戰百勝」,事實上不論是投資或是其他事情,都沒有辦法保證不會有意外,但在策略上我們可以努力讓自己持續存活。

尤其在投資上我們需要存活 30 年、40 年、50 年?不管退休還是到老死前都仍然需要用錢,這再次凸顯了投資策略最重要的不只是賺大錢,還要透過資產配置保持更穩定的存活率。


是朋友還是敵人?

在《植物大戰殭屍》的小遊戲裡,有一關讓我印象深刻。

平常都是我配置植物來打殭屍,扮演殭屍咬植物的換位思考也難不倒我了。

但這次殭屍們竟然長得跟植物一樣?不知道是他們竊取了植物的能力,還是植物不小心感染了殭屍病毒產生異變。

總之這群長相跟我們一樣和善的傢伙、理應與我們一起奮戰的朋友,這次變成了最可怕的敵人!

殭屍們竟然擁有植物的長相與能力,相當難對付!

這是挑戰關卡中的難關之一,平常可靠的戰友居然反過來攻擊我們的家園,而且火力驚人,一路摧毀我們辛苦種出的植物,我必須拚了命精算才能守住。

"It was said that you would destroy the Sith, not join them!" 我想起星際大戰中歐比王的名言,該與我們同一陣線的夥伴卻由於幕後黑手的設計下變得必須互相爭奪廝殺,令人心痛。

投資時也有偽裝成朋友的敵人嗎?

有的,不但就在你我的身邊,而且還有各種形式。

無心之過的可能真的是朋友,告訴你某某股票最近表現不錯,推薦你某某方法操作很好賺。

他們是真的這麼覺得,只是本身也沒有正確的投資觀念及策略,於是可能在賠錢時一起成為難兄難弟。

有心欺騙的是許多號稱帶你上天堂的達人老師,很熱心和善地分享自己的操作秘訣、大方報名牌,其實是為了收割韭菜,讓散戶住套房。(號稱怎樣可以無風險賺大錢的多屬此類)

但冷蛋覺得最可怕的是介於中間,被制度設計的金融業者。

許多底層的「理財專員」、「投顧經理」理應為投資人服務,推薦優質低成本的投資商品,卻由於背後的財團、股東、分紅制度的設計,不得不與投資人為敵。

他們也只是渴望著準時下班陪家人,也只是希望這季考績分數好看一點,能拿到多一些分紅獎勵與旅遊補助,是跟我們一樣為了生活不得不的一般人。

但正因為如此,在投資人付出的各種成本會變成金融公司最大收入來源的制度底下,他們很無奈地只能推銷大部份贏不過市場大盤的高成本投資產品。

高費用率基金高內扣 ETF...這些就像是除了面對殭屍還要面對更多植物的攻擊,大量地降低了我們原本應有的獲利,不仔細查還真不知道

在充滿利益衝突的設計制度底下,許多號稱為投資人服務的機構無可奈何地被幕後黑手操縱,成為了與我們相互搶奪獲利的、帶著植物面具的殭屍。

投資人為了保護自身利益,準時退休,除了努力對付殭屍,也千萬要小心各種會侵略自身資產的「植物」。


有興趣就會變大師嗎?

《植物大戰殭屍》真的很好玩,除了基礎的玩法以外還有許多變化型的關卡,讓人願意嘗試更多不同組合的策略。

另外遊戲中也能夠「賺錢」,賺到的錢可以拿去買不同的東西,讓自己的植物「升級」變得更強,也能組出更多的搭配。

遊戲內有一個在「花園」中種滿植物來收錢的機制,除了輕鬆方便也賞心悅目。

遊戲內的植物相當多樣,輕鬆有趣又好玩。

還記得當年冷蛋曾經為了在遊戲中快速賺錢,努力研究要如何才能讓賺錢速度最大化,甚至在論壇上與網友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冷蛋曾經為了遊戲花時間算數學。

哇賽!平常數學都沒這麼好,讀書都不會這麼認真,碰上喜歡的事情就不一樣了,居然主動做研究?(題外話:理工科出身的冷蛋數學其實不差啦~)

所以冷蛋成為了精算大師嗎?還是打殭屍專家?

都沒有,我不過是一個業餘玩家,因為覺得有趣而努力了一下,這樣的態度在面對生活時值得鼓勵,大家都可以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鑽研看看。

但這不表示我可以贏過真正的遊戲高手,更別說每天持續訓練的電競選手團隊了!

投資時也是這樣,大家渴望能從股市中賺大錢,就很努力的「做研究」,找指標看線圖、問內線聽消息...

但投資和遊戲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大部份人玩遊戲輸了就輸了,常常能夠按個鈕重新讀檔,算是一種沒有什麼壓力的休閒活動。

投資卻是要投入自己努力賺來的財產,賠掉的錢也不可能當作沒發生,按個鈕就還給你。

而且眾人在同個市場裡,處於一種你爭我奪的激烈競爭狀態,沒有人想要輸掉,大家都跟你一樣拚命「做研究」。

如果投資是一場遊戲,那是一種類零和的遊戲,我賺的就是別人賠的,反之亦然。

既然大家都為了賺錢一樣努力,那這些就只是基本,並不會因為努力就能輕易取得比別人厲害的成果。

舉個例子吧!超級瑪莉這款經典遊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冷蛋的第一篇《理財沒關係?》系列文也從這裡開始。

前兩年任天堂為了慶祝超級瑪莉 35 周年,推出了一款「大家一起玩超級瑪莉」的遊戲 Super Mario Bros. 35,遊戲方式跟最原始的超級瑪莉差不多,但是「別人打倒的敵人都會跑到我們場上」,眾人必須你爭我奪搶第一。

眾人競爭的環境,你有把握自己能贏過大部份的人嗎?

在這樣的規則下,假設今天舉辦比賽前五名能獲得高額獎金,其他人卻必須付出高額參加費,你有把握「努力過關」就能名列前茅嗎?

投資就像有成千上萬的人一起玩超級瑪莉或是植物大戰殭屍,場上所有人都是你的競爭對手,包括許多遊戲高手,甚至職業電競集團。(在投資界就是跟你一樣甚至比你聰明的散戶,再加上更多大師、投顧、法人...)

這時候你的勝率有多高呢?輸了可能是會賠掉許多資產的!

這才是大家投資時的真實環境,大部份人可能賠錢或賺不到錢,少數人大賺,尤其是沒有弄懂遊戲規則的玩家,常常連自己怎麼輸了都不清楚。

你真的有搞清楚自己面對的環境、規則與對手嗎?還是以為可以簡單獲勝?

上面的關卡是遊戲中後期會碰到的內容,晚上起霧了,要怎麼應對襲擊而來的殭屍呢?沒搞懂玩法的話可是要吃大虧的!

玩遊戲吃大虧就算了,投資時吃大虧可是難以挽回的,記得常常來冷蛋的部落格看投資理財的「遊戲規則」喔!

文章最後再分享一個小遊戲關卡,這一關的殭屍是「隱形」的!你只能透過一些方式去推敲他們的類型及位置,然後使用適當的植物反擊。

看不見的敵人最可怕,還好只是遊戲。

投資時未來長什麼樣是難以預測的,現實世界可不像遊戲還會好心提示你「雖然看不見但可能是哪幾種殭屍,會從右邊慢慢走過來,可以用這些方式察覺」。

說不定隱藏的黑天鵝一直都在那裡,但你就是看不見,直到落入陷阱,難以翻身。

不要按照過去推測未來,擬定好可以穩定度過市場考驗的策略,避免不可能的擇時進出,才是投資的勝利方程式。

《植物大戰殭屍》不但可愛好玩變化多,還讓我從中發想到這麼多的投資策略,真是個好遊戲 (笑)。即使單就遊戲而言也是個經典的好作品,再次推薦大家嘗試看看,說不定覺得好玩之餘你也能從中獲得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