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 星期日

結合股神與股息的「台灣價值」?(續)

「快樂領息就是你」,真的嗎?或者可能是個會賠上未來的陷阱?

跟過去比起來,這些年社會大眾有了更多接觸知識的管道,也出現越來越多傳播訊息的媒介,很多人開始聽聞「投資」的重要性,也對一些「關鍵字」琅琅上口。

什麼「被動收入」、「財富自由」,什麼「0050」、「ETF」、「存股」、「現金流」的,過去只有少數人在意,現在連高中、大學生到退休族、爺爺奶奶都在談論,還把零用錢甚至畢生積蓄投入市場。

最近令許多人為之瘋狂的就是其中幾檔充滿「關鍵字」的基金,讓冷蛋不得不在寫文章的旅途中臨時插播,畢竟這是我開始寫部落格的理由。

上篇文章從「臺灣價值高息 ETF」(代號 00940) 的官方廣告出發,我開始分享自己的思考過程,並且得出了暫時的結論:「感覺有些矛盾,我應該多花點時間心力評估,不該為了搶便宜立刻進場。」

這篇文章我想進一步談談,那些聽起來很有吸引力的關鍵字,可能有哪些問題,進場前沒搞清楚就準備被當韭菜收割。

跟之前一樣,這是冷蛋自己的心得而非推薦文,投資請自行評估與負責。


羊毛出在羊身上?

台灣人超愛「高股息」,因此券商也樂於推出各式各樣相關的產品,通常都賣得很好。

這次 00940 還把股神給請出來了,告訴群眾只要買這檔就有「價值」,長期有看漲的可能,與此同時當然照例加上大家愛的「高股息」,月月都能領錢,超讚!

這裡讓我們停下來想想看,為什麼公司要發股息?

好公司是不一定要發「高股息」的,如果公司業績蒸蒸日上,不發錢大家還捧著鈔票搶買公司股票呢!

會配股息,通常表示公司的「現金」太多了,他們目前不需要這麼多錢投入未來的發展,因此發點小錢給股東,讓大家開心一下,覺得投資這間公司是值得的。

或者有另一種可能,公司因為某些原因本身表現不好,但很需要留住股東的心,不然公司體質會更加惡化,因此就算想盡辦法也要發錢給大家。

不管是哪一種,這筆錢最初的來源是誰呢?當然是股東,也就是買進這檔股票、ETF 的人。

別忘了股東的定義就是「花錢持有公司的一部份」,公司要發錢當然股東負擔了等比例的支出,股息發了多少,這部份就會從公司整體價值中扣除,股東持有股票的價值就會降低。

想想看,如果今天冷蛋發行一種「蛋票」,一張收你 10 萬元,然後每個月發 100 元零用錢給你,號稱是「蛋息」,過了 10 年後再把剩下的錢還給你,你會感謝我嗎?

「我幹麻沒事把錢放你那邊,然後你再把本來就是我的錢發給我?這樣總數又沒有變多,連定存都不如。只有平常管不住手會亂花錢的人才會感謝你吧!」

好嘛!那我慷慨一點,每個月發 500 元!一年總共發 6,000 元,除以 10 萬就是 6%!超穩定的「高蛋息」耶!該搶購了吧?

「神經病!」相信大家都會這麼想。

「配息」的本質就是這樣,只是長在羊身上的羊毛,問題不在於「高低」,而是「羊會不會越長越肥」,領蛋息也要看蛋會不會越生越多,為了利息而殺雞取卵當然是本末倒置,重點是本金。


高配息率不保證高現金流?

商品廣告中有個被強調的關鍵字叫「高現金流」,號稱「每月為自己加薪」,聽得讓小資上班族、「不想上班族」、退休族和「很想退休族」都好心動。

很多人買高股息商品,圖的就是這個「穩定現金流」,尤其聽起來很「高」,每個月發個幾千元真的有一種「加薪」感。

但冷蛋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單純,即使配息率有個 5% 甚至 8%,也不能保證每個月都能穩定拿到足夠的「利息」。

好啦!其實很單純,就是個小學數學而已,不單純的是人心。

讓我們想一下配息是怎麼算出來的。

一點都不難,跟銀行定存差不多,就是我們投進去的「本金」乘以「利率」。在銀行存一筆 10,000 元定存,年利率 2%,那麼一年累積的利息就是 10,000 × 2% = 200 元。

問題在於,股票、ETF 這類商品,他的「本金」並不是固定的,配息率也是看公司的狀況來決定,變動可能很大。

雖然很多廣告和不少投資行銷專家喜歡用「定存股」、「穩定金流」、「月月領」這種字眼,讓大眾覺得很像「定存」、很「穩定」,但股票、ETF 一點都不「定存」,真實狀況是會根據各種因素漲跌。

關於配息率,既然號稱「高股息」,至少他會試著篩選出一些「配息率高」的公司,但是人無法預知未來,我們只能找那些「過去」配息率高、那些「慣例上」都有配息的公司。

這當然不保證「未來」的配息率,有慣例就有例外,碰上大環境差很多老闆都會喊共體時艱。

更重要的是:如果「本金」不夠高,甚至持續下跌 (畢竟可能殺羊取毛、殺雞取卵了),那即使配息率有個 10% 也無法產生足夠的配息。

[1,000 元本金 × 10% 配息率 = 100 元利息] v.s [10,000 元本金 × 2% 配息率 = 200 元利息],哪個高?


台灣股神有多猛?

經過上面兩段的分析,我們有了一個結論:光是「高股息」不夠,實際能領到的錢還得看本金,也就是股價,除此之外還有殺雞取卵的可能,畢竟股市不像銀行定存,能夠保證本金不變。

也就是說,重點仍然是股價,也就是那些被選出來的公司表現如何。

既然廣告都號稱結合「股神策略」了,想必不會太差?

但冷蛋有個壞消息得分享,那就是想靠「選股」挑出賺錢的公司,這件事真的很不容易,並不是搬出股神名號或是「過去的好績效」就能預測未來走向。(不然投資就不會「一定有風險」了)

關於「選股」這件事,一般能拿來做判斷的就是一些數據、指標,除非有獨門內線消息 (這通常是犯法的)。

冷蛋過去分享過指標的預測能力,那是投資專家的研究成果,結果發現要利用這些策略找到對的公司,短期來說難度真的像是海底撈針。

但常常有些「選股大師」把幾個點連成一條線組成星座,搭配一些專有名詞就能講得天花亂墜,即使那些星星可能遠在不同星系。

我不否認世界上的確有少數能力超群的主動選股專家,但大家有聽過「法國巴菲特」、「澳洲股神」、「日本股神」嗎?我相信大部份人沒聽過,我也沒有。

為什麼真的被稱為大師的人少之又少,這麼多年只有一個「股神」歷久不衰呢?而台灣坊間就能找到好多「股神信徒」、「少年股神」等,也許真的有,但我該信哪一個?

就像最近的商品,「股神」與「高股息」結合了,聽說既能月月領股息,又有財富增加的潛力,還說「過去績效」很好,這一次真的就是靈嗎?

或者也有機會出現廣告上沒說的狀況:領不到太多股息,又有財富減損的潛力?窩不知道。

事實上,發股息與股價成長可能會有某種程度的衝突。想想看,如果公司狀況不佳錢又發出去了,哪來的錢繼續發展呢?未來公司及股價還會成長嗎?


還是不知道該不該買?

00940 預計在 4/1 正式掛牌上市,這段期間新聞不斷,有人說長期一定漲,也有人看到還沒上市淨值就下跌,笑先買的人都是韭菜。

那麼到底我該不該買?從上一篇的結尾就有很多人關心這個問題了,這篇文章刊出的日期剛好在上市前一天,究竟有沒有一個可以參考的答案呢?

經過上面幾段的思考,冷蛋只能繼續說「我覺得再等等吧!不急著進場。」

因為我還是不確定台灣「價值」是不是真的這麼有價值,而且股息的部份也就像前面分析的,是隨著整體狀況變動,又是自己的羊毛,廣告宣傳可能讓很多人有「保證穩定收益成長」的印象,但那未必是未來的事實。

雖然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公開的選股策略與成分股,但是這樣的內容離投資科普稍微遠了點,這篇文章不打算細談。

不過冷蛋必須說,對於主動選股,這些只是基本中的基本,我可能不懂,但許多認真想靠選股賺大錢的人一定會深入研究,而且那還不保證會賺錢,也可能大賠。

因此如果急著想進場,深怕「錯過」什麼,卻連細部分析都沒有任何概念的朋友,我還是認為不要以為買了就會穩定加薪。投資有賺有賠,說不定會穩定扣薪。

這篇文章做了一些思考,但只有「不確定、不知道、不保證」的結論,這就是投資的風險,但投資時也有一些「能保證」的細節,冷蛋下週將繼續分享一般投資人進場前「必須搞懂」的內容。

還在考慮 00940?等讀完下篇文章再考慮也不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