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年後,我們希望生活仍有餘裕,或者陷入困境呢? |
標題有點殺人法,因為冷蛋希望能吸引到你的目光,希望我有做到。
開門見山,這篇文章想介紹「72 法則」。這是一個在投資領域很著名的法則,對投資有基本認識的朋友大概都聽過。
但這篇文章其實主要不是為了投資人寫的,我反而想分享給平常沒有投資理財的朋友,即使你對投資沒有興趣,也請給我一點時間,讓一個簡單的小學算式有機會影響一些人的生活。
正式進入文章前,我就用一句話濃縮給真的沒興趣的朋友:「如果通膨每年 3-4%,那麼物價大約 20 年左右會上漲成現在的 2 倍。」希望你能記得「72 法則」這個關鍵字,謝謝你的注意力。
讓我開始今天的主題吧!
什麼是「72 法則」?
72 法則 (The Rule of 72) 是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只要會小學除法就能輕鬆估計資產或大環境的成長速度。
實際上的數學細節比較複雜,牽扯到「複利」的概念,而且 72 也只是方便人們記憶與估算的數字,不過今天冷蛋想讓完全不碰理財的朋友都能輕鬆記起來,所以細節就不談了。
公式如下:
72 ÷ 年利率 = 幾年翻倍
用一開始的關鍵句舉例:
72 ÷ 每年通膨 4% = 物價 18 年翻一倍 (72 ÷ 4 = 18)
就這麼簡單,只要會除法就能大致預估大環境的變化速度。
同樣地,如果有在存錢投資,這也是我們資產的成長速度,冷蛋撰寫本文的時候銀行小額定存利率大概 2%,那麼如果把錢一直放在定存,利息也繼續滾入,能夠累積得多快呢?
72 ÷ 2 = 36
也就是大約 36 年,這筆錢會因為複利累積而翻倍。
小學時大家就算沒背過也聽過九九乘法表,這裡就順手幫大家列出 72 除法表,方便大家腦中蹦出想法時快速對照:
72 ÷ 1 = 72 72 ÷ 2 = 36 72 ÷ 3 = 24
72 ÷ 4 = 18 72 ÷ 5 = 14.4 72 ÷ 6 = 12
72 ÷ 7 ≈ 10.3 72 ÷ 8 = 9 72 ÷ 9 = 8
這樣就能立刻看到未來了:3% → 24 年,4% → 18 年,5% → 不到 15 年,6% → 12 年...
再次提醒,這是一種快速估計的公式,不是「很準」,但是足夠讓我們對未來有個概念了。想想現在每月收入有多少,足夠支付未來的價格嗎?如果萬物齊漲只有薪水不漲,完全不變的我能「撐到什麼時候」呢?
反覆累積的威力
上一段的介紹,希望夠簡單且有吸引力,這段的標題「反覆累積」其實在投資界叫做「複利」,但今天不懂複利也沒關係,只要知道累積的威力很驚人就行了。
有多驚人呢?為什麼冷蛋一開始要用聳動的標題殺人法?
因為這種事情學校通常不教,但一般人實際活一輩子總會碰到,而且碰到時常常已經難以改變,只能日子越過越辛苦。
在之前的文章我分享了去年的物價上漲狀況,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 2.49%,但更貼近我們平日生活的「飲食」平均漲了 4%,在一些常見細項漲幅超過 5%,蛋類甚至超過 10%。
這可能不是常態,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長期目標是「平均每年通膨 2%」,一般認為這對經濟是一個良性的成長數字。
但世事難料,誰知道過去幾年會有這麼多問題?Covid-19、烏俄戰爭...那些看似「非常態」的事件比大多數人想得更常見,一個人活幾十年總會碰上幾次世界動盪不安的狀態。
也就是說,通膨數字的區間可能平時會盡量被各國控制在 2% 左右,3% 或許也不會少見,而偶爾出現 5% 甚至近 10% 的極端狀況也是有可能的。(事實上美國前兩年就出現了這樣的數字)
所以呢?該拿出我們的 72 法則快速看一下可能的未來了!
如果每年平均通膨 2%,72 ÷ 2 = 36,物價要 36 年才翻倍,如果 3-4% 呢?大約 20 年翻倍。
但對我們市井小民而言,與其只看平均 2%,不如看看飲食細項可能更接地氣一點,外食一次都漲 5 塊 10 塊對嗎?別忘了物價偶爾有機會出現超過 5% 暴漲一波的狀況。
所以「十年後」的生活費是不是有可能比現在高很多呢?沒有提早準備的話,生活樣貌會被大幅改變,這也是為什麼上一篇文章冷蛋說「想維持現狀就是一種理財」的意思。
在悲觀之前
看到上面的計算結果,數十億人都驚呆了!我現在每個月的錢都只能勉強度日了,但過個十幾年物價就可能翻倍?那怎麼負擔得起?
現實的確不容我們太樂觀,但還是有一些應對之道。
首先別忘了,只要還有工作,理論上合法的薪資是會隨著物價指數上調的,所以保持自己的工作能力是一大重點。
當然「萬物齊漲只有薪水不漲」的現象存在於社會,但不太可能十幾年物價翻倍薪水都不動,不然會鬧革命的,「萬物加速漲只有薪水龜速爬」更貼近現實。
物價漲個 5%,薪水只漲 1%,這樣還是追不上漲幅啊!
所以該存個錢了!上面也說了,目前定存利率約 2%,累積的威力不光適用於通膨,也適用於投資理財,光是存個定存讓財產跟著成長,就能抵銷一部份的通膨影響。
物價漲 5%、定存漲 2%、薪水漲 1%,還是不夠啊!是不是該投資點什麼多賺一些?
對,但也不對,通常這種時候急著投資只會更容易賠錢,除非有比較健全的投資觀念,否則冷蛋強烈建議不要進場投資。(例如什麼高股息、投資型保單...良心建議不懂原理別碰)
那到底還能怎麼辦?難不成去跑單外送兼職?我甚至連想定存都沒有足夠的錢。
其實上面冷蛋故意只寫百分比是埋了個陷阱,看起來 1%、2% 打不過 5%。事實上要是薪水夠高,只漲 1% 可能也很可觀,定存的錢夠多,漲 2% 就能應付生活費了。
因此重點在於「自身獲取價值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競爭力」,跟本業或兼職無關。
短期兼職多賺一點只能治標,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更大的價值」,如果薪水遲遲不漲,就「投資自己」,讓自身價值上漲超過 5%,未來更可能找適合的生活型態與工作。
(不過透過兼職找方向,可能是很不錯的方法,甚至能跟本業相輔相成,有機會不妨嘗試看看。)
「現在」是「十年後的十年前」
結論段落的標題很像廢話,但其實不是。
十年長不長?現在也許很難想像十年後的世界樣貌,但十年後我還活著嗎?以現代社會的生活水準來說,答案八成是肯定的,但如果沒有準備好,未來可能只能「活著」而非擁有「生活」。
72 法則很直接地讓我們看到可能的困境,如果現在的經濟狀況不佳,那就更沒有本錢悲觀了。別忘了公式不管對資金、通膨或負債都一樣能套用,現在的狀況在 10 年 20 年後會加倍放大,而且差 1% 的影響很大。
這個公式告訴要我們的是:現在就開始行動調整生活樣貌與財務狀態,十年後的我很可能會感謝今天的自己。
希望這個簡單的公式,這篇簡單的文章,能發揮不簡單的影響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