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理財沒關係?》Netflix/MyVideo/HBO Go 單月訂閱心得

 

不同串流平台各有特色,怎樣訂閱最適合自己呢?

去年冷蛋訂閱了一年的 Disney+,並在訂閱期結束之後記錄了自己的心得,當時我的發現是,對我來說「月訂閱」的模式可能更適合。

今年因為某些契機,我訂閱了三個不同的影音平台,都是使用單月訂閱的方式,可以算是針對自己去年的心得做了相對應的嘗試。

離上次的心得也過了差不多一年,這篇文章就讓我回顧今年,看看單月訂閱對我來說是不是真的有比較好,也把想法分享給大家。


訂閱的初衷

首先讓我比較一下這兩年訂閱不同平台的想法。

當初訂閱 Disney+,是因為從小就看了不少他們的動畫電影,另外也有許多獨家經典內容,包含漫威與星際大戰等等,想說跟家人朋友一起合訂很便宜,然後就有一大堆內容可以看。

那是一種「我全都要」、「吃到飽」的想法,覺得反正也沒多少錢,就可以隨時看到一些想看的內容,這樣休閒時間就有很多選擇了。

而今年單月訂閱的三個平台,則是都擁有明確的目標。

訂閱 Netflix,是為了幾部之前就聽過的獨家知名影劇,然後有了去年訂閱 Disney+ 的經驗,想說來訂一個月追劇。

MyVideo 則是家人有特定想看的內容,剛好又有試用優惠,就當作租一部電影,也順便看看還有什麼其他內容。

HBO Go 則是由於冷蛋前陣子外出取材的規劃,有要去特定電影的場景,想要先好好把電影看過,在出遊時可以更容易沉浸在場景氛圍中,有更好的體驗。

相較於之前的吃到飽想法,今年則是知道自己「想吃什麼」,於是選擇了適合的目標,點了一份比較精緻的餐點。


訂閱後的行動

接著回顧去年與今年的行動有何不同之處。

去年的文章就有提到,年訂閱雖然選擇很多、隨時可以看,但我在嘗鮮期過後就懶了,中間幾個月的觀看頻率很低。

選擇太多但沒有明確目標,就像是過去的第四台,坐在沙發拿著遙控器亂轉,還沒找到當下「最想看的」,時間就過去了,只好隨便挑一個沒有很想看的小短片打發剩下不多的時間。

又因為「反正一整年都可以看」,也沒有立即的動力,利用率反而更低,想說就先放著去玩個遊戲好了。

直到最後一個月,才因為「快要不能看了」,卯起來把漫威系列追到一個進度。

今年的月訂閱不一樣,因為本來就只有「最後一個月」,而且一開始就知道「我就是要看這個才訂閱的」,因此不會轉來轉去浪費時間,休閒時間就是好好享受追劇過程。

於是我完整利用了訂閱的那個月,把想要的目標達成,這樣的休閒品質跟去年比起來更好,也更符合我的需求。

當然,既然都訂閱了,打開影音平台看到裡面還有許多其他內容,我也會利用零碎時間快速瀏覽一下,看看還有什麼自己可能喜歡的內容。

另外我也上網做了點功課,看看網友的推薦與評價,因為各家影音平台有不同的特色與獨家內容,我也趁著機會先把幾部有興趣的獨家內容看過。

但我沒有像去年一樣迷失在大量的資訊中,而是優先選擇之前就確定要看的內容,然後把新發現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下次訂閱可以看」。

這是我今年單月訂閱影音平台的行動,看來去年的心得是正確的,月訂閱的模式更適合我。


單月訂閱划算嗎?

經過上面的回顧分析,我想已經給出答案了,個人覺得單月訂閱對我自己來說是划算的。

不過除了憑感覺的個人經驗,我想再重新整理一次想法,讓訂閱選擇的優缺點更清晰,除了自己適用以外,也能讓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做個參考。

首先要澄清的有兩件事,第一是許多影音串流平台的收費模式都不同,例如冷蛋撰稿的期間,Netflix 的收費方案就「只有月費模式」(而且聽說又要漲價了...),因此沒有單月訂閱與年費的差別。

另一件則是,我給的答案純粹是我的經驗,單月訂閱適合我,不代表也適合每個人。

有些人就是會常常追劇,吃午餐看電腦、通勤看手機、晚上放空、假日不出門,隨時隨地都可以看,也一直有想看的內容。

不同的使用頻率及目的,就可能適合不同訂閱模式,最好自己實際體驗後想想什麼更適合自己。

好了,來看看單月訂閱哪裡划算,就先從費用開始。

如果只看費用,單月訂閱當然比綁約一年、兩年的每月單價更高,另外如果跟親友一起使用,長期訂閱分攤後的費用常常會讓人覺得「每個月沒多少錢」。

但如果不是每個月都看,像是冷蛋去年訂閱 Disney+ 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幾乎沒有好好利用,那長期訂閱就很浪費了,還不如只訂兩三個月總價還比較低。

而且,有些影音平台還會做促銷,例如我訂閱 MyVideo 是利用台灣大哥大的一個月便宜試用,而訂閱 HBO Go 則剛好碰上節日促銷,是用優惠價訂了一個月。

這樣算起來,其實單月訂閱的單價就有機會更便宜了,只要了解一點商業行銷常用手法,善用各種優惠就能省下不少錢。


金錢以外的划算

談完費用,再來聊聊選擇。當我們訂閱了影音平台,常常會有一種「滿滿的內容隨我選」的感受,似乎很划算。

但太多內容選擇、太長的訂閱期間,就容易讓人陷入前面所說,反而沒有選到最想看的,只是在打發時間,也造成沒有好好利用當下觀看,而是放著不利用去做其他事的行動。

然後各家影音平台有自己獨家的好內容,但我卻被少數一兩家長期訂閱的平台綁住,在一年內只能看這家的內容。

因為時間是有限的啊!就算訂閱十個平台,同一時間也只能看一部片,而我已經被長期綁約的平台限制了,我以為訂閱串流選擇很多,卻反而被長訂閱綁住,沒有選擇別家的自由。

不然就是要花更多金錢,同時訂閱多個平台,數個平台都長期訂閱的費用是很可觀的。

使用月訂閱,我就可以在當月專注一個平台的優質內容,下個月看另一家,再下個月不訂閱專心玩遊戲,也能收看累積一段時間的免費影音內容。

運用這樣的策略,只要不隨時追最新一季的話題,就能一直好好選擇自己想要的良好體驗,而不是被動地被平台綁住,剝奪選擇與專注的自由。

「選擇」聊到這裡,接著就繼續延伸談最重要的「時間」與「體驗」。

訂閱影音平台,終歸是希望能夠擁有一段好的觀影時光,好好享受內容。

先決定目標再單月訂閱讓我能專注當下,不需要多花時間心力滑來滑去,就是認真追自己本來就想看的內容。

這麼一來幾乎能確定會有比較好的娛樂品質,而不是讓珍貴的時間迷失在花花世界,造成決策疲勞又只能用品質較差的方式殺時間。

比起金錢,我認為最划算的是「有良好的體驗」,如果較高的月單價可以換取到主動選擇的自由與優質體驗,那應該是聰明又值得的花錢方式吧!

在忙碌生活中,短暫的休閒有高品質,連帶影響的是整個人的心情,以及繼續努力的動力,雖然聽起來扯比較遠,但說這樣的策略能帶來更好的人生一點都不誇張。

我想結束這篇文章了,經過這次的回顧,我發現自己的確經由實驗及思考,走在一條逐漸變好的道路上,接下來應該會繼續這樣的策略,但也會定期回顧看看有沒有其他改變或更好的可能,未來有機會也會繼續分享心得。


相關閱讀:

《理財沒關係?》關於我訂閱 Disney+ 一年的那件小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