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生就是工作賺錢,或是玩樂沒錢二選一嗎? |
前幾天和好友聚餐聊天,分享了彼此的生活與一些想法,出社會工作了好一陣子的人,總是會有些煩惱與人生大道理,一聊就是好幾個小時。
在話題中特別在意的其中一個議題是「時間」,我們都覺得工作後「時間是稀缺資源」,畢竟很多時間都拿去上班換取生活費了,留給自己的時間總是很少。
另外也談到了另一個重要議題「習慣」,朋友和我都讀過那本經典的《原子習慣》,談到如何在生活中落實,我回答了「對我來說,部落格寫作就是原子習慣的實踐」。
給出這個回答時,我想到了兩件事。其中一件是前陣子跟高中同學聚餐,有一位很久沒聯絡的朋友一直以為我目前在做金融相關的工作,不知道我的本業其實是工程師。
我赫然發現,原來自己已經給人一個投資理財背景的印象了。
還有一件事則是看看日期,發現自己的部落格已經持續寫作一年半了。
而這篇文章就是冷蛋部落格一年半的記錄,將透過一張持續進展的藏寶圖分享我不斷拓展「技能樹」的思路歷程。
(為了分開解釋思路歷程,圖片將被裁切成三部分,冷蛋會在文章最後附上完整圖片,歡迎參考對照,也可以直接點擊圖片或另開分頁看大圖比較清楚喔!)
目標是快樂,不是金錢
我們想要賺很多錢,但其實目標不是錢,而是希望過得快樂自由。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人這麼執著於「賺錢」呢?冷蛋認為其中一個理由是我們不知道有其他獲得快樂的途徑。
從小父母、老師、長輩、社會就不斷教導我們要「好好用功讀書」,將來「考上好學校」,畢業後「找到好工作」,努力賺錢三十年,「等有錢後退休」就可以好好享受。
是的,只有這條路,走這條路就對了,只要這樣就能快樂,也只有這樣才能快樂。
就像這篇文章最開頭的圖片,我們必須花時間工作,換取金錢,享受物質生活,如此一來就會很快樂;如果把時間拿去玩樂,那短期也會很快樂,但就沒有辦法賺錢。
當然書上也講過那些不切實際的「屁話」,什麼沒錢也能快樂,那大概都是上層階級洗腦人們當奴隸的說法,冷蛋該不會也要講這些屁話吧?
嗯...內容可能有點像?但又不太一樣,至少我開始寫部落格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理財賺錢嘛!先給個機會聽聽我的經驗談如何?
上圖是冷蛋開始學習投資理財以後慢慢地發現,原來不是只有花錢,還有很多方式有可能讓我們感受到快樂。
我沒有否認有錢能夠帶來快樂,只是找到了更多通往快樂的途徑,如此一來至少有兩個能立即得到的好處。一個是花更少錢獲得了更多快樂,另一個是如此一來就可以省下不少本來要用錢才能買到的快樂。
透過這張圖,我發現了最重要的資源不是金錢,而是如何分配時間,正如文章一開始描述朋友和我共同的感想。
主動「投資時間」非常重要,我們常常被動地讓人支配自己的時間,甚至連「玩樂」或「睡覺」都不專心,也難怪很多能轉換成快樂的資源都被白白浪費掉了。
永動機是存在的
上面那張圖讓我找到了獲取快樂的其他可能性,重點是「分配時間」而不只是賺取金錢,但時間畢竟是個有限的資源,不管是誰一天都只有 24 小時。
因此學習好好分配時間就成了一個重要目標,不過我們的生活已經夠忙了,再怎麼把時間分配到極致好像也只是讓自己更累,透過良好的時間管理改善生活難道只是個幻想嗎?
冷蛋也還在學習中,目前的體會是時間管理跟很多人想的追求效率不同,而是以人為本設計自己的生活。
不過在談到學習特定技能之前,我認為先學習「如何學習」可能更重要,下面這張圖分享我的第二塊拼圖。
時間沒辦法變得更多,但是透過持續學習我們可以不斷成長,這張圖的箭頭路線出現了有趣的迴圈,當我們主動學習,會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懂得如何學習與思考,我們會學得更快、更多、更廣、更深,這樣的能力一開始可能很慢,但隨著自身成長會不斷加速。
搭配上「成長心態」,成長可以毫無止盡,搭配外在世界學不完的新知,真的可以建立自身學習的「永動機」。
而且學習時會有一種自己「成長了」的愉悅感,意思是透過不斷學習我們可以獲得滿滿的快樂!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只是「學習」而缺乏「思考」及「應用」,也有可能在迴圈中困住,雖然好像成長了,卻無法真的帶來更多現實上的幫助。
這張圖還有一個被冷蛋裁切掉的箭頭值得一提,就是從上一段的圖片延伸過來的部分,當我們好好「睡眠」,其實有助於「學習」,這是人體非常有趣的地方!
建構自己的「放大器」
我們先建立了「學習永動機」,接下來可以透過不斷成長的能力與心態來學習更多專業及輔助技能了!
在放上第三張拼圖之前,要先澄清的是,這是冷蛋為了方便解釋思路歷程因此照著順序列出圖片,實際上不必真的先「學習完」某項能力再學習其他部分。
理解了概念以後可以同時進行學習成長,或許有些技能互相依存或是可以相輔相成,但不一定只能「先學」什麼,而是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實踐、回饋、調整。
這些是可以應用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各類技能,當然還有其他的,冷蛋只是列出自己目前正在學習的其中一部分。
有了理財觀念與風險管理,可以打造被動收入;學習專業技能、溝通技巧、領導技能等,可以在工作時更上層樓,當然也有機會加薪,也能從工作中獲得更多成就感。
學習習慣養成與時間管理等知識,雖然不能讓時間「變多」,但卻能更懂得如何分配時間,也能把心力專注於更重要的事,活在當下。
於是更多的迴圈產生了!想想上一段的「學習迴圈」帶來的成長與快樂,這裡則是將學習成果實際應用在自己的生命裡,實際上「升級」了自己的「賺快樂能力」,也避免了前面所說只有學習卻困在迴圈的閉門造車窘境。
因此我把這些稱作「放大器」。有趣的是,雖然思路是從上到下介紹,但是冷蛋的部落格卻是從「理財」出發。
因為當初我也跟很多人一樣,被困在文章開頭那種「拿時間換錢」的狀態,然後想要「快點賺大錢」而開始學習投資理財,最後繞了一圈才發現快樂更多的可能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還好,這一圈並非白白浪費了生命,因為整個迴圈是環環相扣的,並不是下面的部分就比較不重要,也不代表追求金錢就是錯的。
打造「快樂生產系統」
冷蛋透過了三張拼圖、三個段落解釋了我的思路與心得,現在要把完整的圖片再一次貼上來,這是我目前持續打造、學習與實踐的「快樂生產系統」。
前面分成三部分時看不到箭頭互相影響的全貌,如果有興趣可以針對這部分特別注意一下,想想箭頭代表的含意。(可以點擊圖片或另開分頁看大圖)
這邊特別提一下:金錢真的很重要。
因為金錢在現代社會是非常好用的媒介,可以買到各種東西及服務,可以拿來學習、玩樂、貢獻;如果想要,寸金還真的有辦法買到寸光陰。
但重點是我們已經知道如何花錢能帶來更多快樂,如果只是困在文章開頭的思維,可能就太浪費了。
而當我們有了整個系統的概念,就更清楚可以把「時間」與「金錢」這些重要的資源拿來點自己的「技能樹」,讓系統不斷升級。
最後,這張圖也不是「這樣做就對了」的圖,只是冷蛋根據自身經驗與心得簡化過,拿來分享觀念的資訊圖表。
圖中其實還有更多互相影響的箭頭被省略,技能、興趣與獲得快樂的途徑也還有更多種,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系統,甚至其中的分配比例也被我省略,只用單一箭頭表示。
我只是想分享如標題描述的,邁向富足的條條大路是存在的,還能不斷拓展升級。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一些朋友,也趁機記錄這個部落格的又一個小里程碑,如果覺得內容對你有幫助,歡迎幫我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見,也歡迎持續支持《冷蛋的理財藏寶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